历史故事《黄公望的人生》

明末年间,有一幅画传到了着名的收藏家吴洪裕手上,他把这幅画看得比命还重。去世前,跟家里人说了句:这幅画我得带走,你们把它烧了吧。

家人看着吴洪裕死前最后一口气都咽不下去,只好当他的面开始烧这幅叫《富春山居图》的画,侄子吴静庵赶到,一把将画从火盆里夺出。画烧成两截,前半截为《剩山图》,后半截为《无用师卷》。画这幅画的人是一个元朝人,叫黄公望。

生活里,我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山一程、水一程,有时候走着走着,顿觉一生一事无成,便开始抱怨自己碌碌无为。

公元1269年,黄公望出生于江苏常熟。他从小读遍四书五经,考科举,到了45岁,才在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书吏。官还没做几天,他的上司张闾,因贪污舞弊掠夺田产逼死了九条人命,朝廷抓了张闾,顺道把黄公望也抓了。等黄公望出狱时,已经过了五十岁。想想这一生,也快走到了尽头。

一天,黄公望正在屋里写字,做官的朋友来了。跟他说:去我府上做书吏吧!

黄公望把笔一放,说了句:做官,不去了,不去了,你赶紧回吧,我也要出门了。

官场朋友问:你要去哪?

黄公望答:当道士!

黄公望门也不锁,拂身而去,从此浪迹天涯。

对于黄公望来说,他的人生盛宴才仅仅是刚刚开始!

黄公望学画画,想到了就立马去学。

他来到大画家王蒙那里,王蒙一看黄公望都年过半百了,就摆手说:你都五十了,还学什么呢?太晚了,回去吧!

黄公望并不在意,闷头就学,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可是黄公望却偏偏在纸张上出发了。他每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盯着对面的山看,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眼都不眨。

几个月过后,黄公望画画大有长进。王蒙不解,跟着他身后去看。每次都看到黄公望坐在大石头上纹丝不动,像个死人。

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你每天都坐在大石头上,干什么呢?

黄公望说:我在看山看水啊,观察莺飞草长,江流潺潺,渔人晚归。

王蒙说了句:那你继续看吧!

之后的29年里,黄公望走遍山川,游历大江,走哪看哪,极度专注,没有人知道他去过哪里,好像他的行踪是一个永恒的谜。

黄公望80岁那年,开始正式画《富春山居图》。对于别人来说,画如此大画,本来就是艰难的,更何况是一个80岁耄耋老人呢。可对于黄公望来说,他做每件事从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我高兴,我开心,这就够了,我就是要在纸上出发。虽然我已80岁,难道就应该泯然于众,内心的感受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黄公望踏遍了富春江两岸,背着画卷带着干粮一路前行。渔舟唱晚,樵夫晚归,山林寂静,流水无痕都变成了他人生的注脚。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用了四年,和河流真正的对话。对话中,可以说富春江读懂了黄公望,黄公望也读懂了富春江。

四年之后,黄公望84岁,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全部完成。

在这幅画里,有苏东坡想看的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也有屈原想看到的沧浪之水,可以濯吾缨。黄公望仿佛听到河流喜悦的声音。也听到了河流哭泣的声音,听到自己科考时的得意,也同样听到了他46岁时坐牢的痛苦。

画中,黄公望把人藏在山水之中,画里有8个人,一般的人只能找到5个。在黄公望看来,人在山水之中,不需要被别人看到,领悟与回顾,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600多年前,80岁的黄公望用了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完成自我。和我们普通人相比,黄公望也许是苦闷的,没有灯红酒绿,也没有推杯换盏的声色犬马,而人的生命中最承受不起的不是劳苦、不是疲惫,而是轻浮,轻浮得没有生命的重量、没有生命的价值。

黄公望也是幸福的,在这幅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画里,他找到了整个世界。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706.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唯唯谔谔的邹忌》

谔谔,《说文》记载:咢,哗讼也。字亦作谔。解释了谔有直言争辩的意思。按照语言习惯,两个相同的字组合常作貌解,谔谔形容直言争辩之貌,唯唯形容行相随顺、恭顺答应之貌。历史中常扬谔谔之士,抑唯唯之徒。《贞观..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古代的“高考移民”》

读《白居易年谱》,瞧出来一点儿小猫腻:白居易祖籍山西,生在河南,户口则随他爷爷,属于陕西省渭南县下邽镇的居民。他参加科举考试,应该去陕西渭南才对;但他乡试那年没去渭南,而是去了安徽宣城报考。这在唐朝可..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妙趣横生的判案诗》

古代审判案件时,有的官员将判词写成诗歌形式,言简意赅,诙谐幽默,读来颇有意趣。南宋理宗宝佑年间,马光祖为临安府尹。所辖有座年久失修的福王府第,由平民租住。一天,福王府的人到县衙状告租房百姓,说他们拒不..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香菜吃不吃,古人也纠结》

近年来,世界讨厌香菜日流行了起来,这个日子似乎备受那些不爱吃香菜的朋友们的欢迎。关于吃不吃香菜的话题,古人其实也很纠结。起初,香菜其实可以代指很多植物,如刺芹、香薷等。但也许是芫荽过于出众,在流传中,..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比武器更重要的是智慧》

郭逵是北宋名将,他的有名不是因为冲锋陷阵的勇敢,而是因为富于远见的智慧。最初,郭逵在北宋军中只是一个下级军官,因两次准确的预言而崭露头角。康定二年(1041年),朝廷接受韩琦的主张,进攻西夏,出兵灵武。对..

历史故事 2025-04-19

贱狗人生

贱狗人生

爷爷走了之后,在上海又待了十天。乘了十个小时的车见到的客户,只是匆匆说了五分钟的话,然后出来,买了一笼热腾腾的小笼包,赶往下一个城市。有时候常常忍不住想,为什么,我会在干这样的事情?然后转念一想:无非..

励志文章 2025-04-18

历史故事《秦观:追星的最高境界》

历史故事《秦观:追星的最高境界》

如今粉丝文化盛行,但万千粉丝中,以爱豆为一生的精神偶像,并与他双向奔赴的又有几人?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就有一位追星追到和爱豆命运与共的最强粉丝秦观。追星之路秦观追星有着家学渊源。至和元年(1054年),六..

历史故事 2025-04-18

历史故事《唐宋第一毒舌》

翻开《唐诗宋词鉴赏辞典》,许多诗词是在士不遇的境况下抒发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还是托物言志,比较委婉。比如骆宾王,因为写了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下了大牢,写出来的诗是《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

历史故事 2025-04-18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