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比武器更重要的是智慧》

郭逵是北宋名将,他的有名不是因为冲锋陷阵的勇敢,而是因为富于远见的智慧。最初,郭逵在北宋军中只是一个下级军官,因两次准确的预言而崭露头角。

康定二年(1041年),朝廷接受韩琦的主张,进攻西夏,出兵灵武。对此,郭逵提出了反对意见:地远而食不继,城大而兵不多,未见其利。结果,领兵将领任福在好水川中伏全军覆没,举朝震惊,却印证了郭逵的见识。

后来郭逵被时任京东路安抚使的陈执中看中,引为麾下的驻泊将。有一次聚会,大家议论起当时的良将,都认为当属葛怀敏,但郭逵却不以为然,直截了当地评价说:怀敏易与尔,他日必败朝廷事。葛怀敏在战争中很容易失败,他日必坏朝廷大事。话一出口,在场众人无不惊愕摇头,甚至陈执中都感到不满。然而过了没几天,陈执中就把郭逵叫到身边,问他是怎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郭逵回答:喜功徼幸,徒勇无谋,可禽也。好大喜功,心存侥幸,徒勇无谋,这是为将者的大忌,所以知道葛怀敏必为敌所擒。陈执中点头称赞说:君真知兵。原来就在几天前,被众人所推崇的葛怀敏兵败身亡,这让人又一次见证了郭逵的远见卓识。

在陈执中的推荐下,郭逵升任真定兵马监押。上任不久,他就因平定保州叛乱而升职为阁门祗候、环庆兵马都监,从而迈入高级将领行列。事实证明,他是名副其实的。

延州观察使庞籍镇守河东时,任命郭逵掌管忻州。契丹派使者要求归还天池庙这个地方的土地,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引发战端。庞籍不能决断,把这件事托付给了郭逵。郭逵马上查找档案资料,结果在太平兴国年间的档案中找到证据,证明天池庙地为宋地,由此撰写檄文予以详细答复。契丹人看了为之愧伏,没有再提出异议。

名将种谔镇守边疆时,羌族首领嵬名山来降,献上了绥州城。宋军接收后遭到了西夏军的报复,宋将杨定因此被杀。朝廷上辩论此事,担心边疆争端因此而起,想要放弃绥州。种谔将圣旨传达给郭逵,命其执行,郭逵说:敌人杀了我们的将官,我们却放弃绥州不守,这是向敌人示弱。况且嵬名山举族来降,现部属镇守此地,这么多人该怎么安置?种谔没有回答,郭逵于是独自将圣旨偷偷收了起来,没有对外传达。不久,西夏人提出要用塞门砦和安远砦来交换绥州,朝廷本已打算放弃绥州,于是很快批复同意。郭逵一听,着急地对种谔说:这是秦对楚怀王换商于六百里的诡计。如果非要交换,必须让西夏先交出二砦,否则不可将绥州交给他们。经过一番准备之后,郭逵派出部属赵、薛昌朝与夏使详细讨论砦基的四至问题,赵提出:二砦之北,旧有三十六堡,且以长城岭为界。并且拿出了西夏西平王在祥符年间的书信为证,夏使惊讶得无法回答,回去复命后,西夏再也不来提交换绥州之事。

西夏人的阴谋被挫败后,仁宗忽然想起当初曾下旨焚弃绥州城,为什么西夏人还要来交换呢?满朝上下没人知道怎么回事,郭逵看瞒不住了,这才上书自我弹劾之前违抗圣诏的罪过。仁宗知道经过后,不仅没有怪罪,反而亲手写诏书褒奖说:渊谋秘略,悉中事机。有臣如此,朕无西顾之忧矣。

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今越南)李乾德乘宋朝无暇南顾之机,发动突袭,钦州、廉州、邕州等地相继沦陷。朝廷任命赵为主帅征讨交趾,可赵与副帅李宪因用兵意见不合而爆发矛盾,李宪被召回。仁宗皇帝想起了郭逵之能,随即任命他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兼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全权负责南征。郭逵仓促上任,马上从西北赶赴南方,很快根据掌握的情况,制定了先降伏越南主要谋士刘应纪令敌军丧失主心骨的作战方针,又联合越南周边诸国与宋军一同作战。短短数月之内,李乾德走投无路,不得不主动请降。

人们都称道郭逵为将之神,却不知道他每一次战绩背后付出的汗水。据《宋史》记载,郭逵为人慷慨喜兵学,长大后投身军营,幸运地成为了名臣范仲淹的部下。范仲淹对这个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十分欣赏,常常勉以问学,亲自指导他读书。从此郭逵勤奋攻读,不仅增长了见识,更体会到比武器更重要的是智慧。郭逵在每一次战争中的思考有多深入呢?仅在出征交趾的途中,据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的徐禧回忆,他亲手写下的作战命令的字数有一部《尚书》那么多,光读完它徐禧就用了三天时间。

智慧或许有天赋的成分,但它背后更多的还是汗水。一位举重世界冠军曾说:我可以举起世界纪录的奖杯,却永远举不起我所流下的汗水。这应该是所有成功者的写照。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752.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部费”:清朝衙门潜规则》

历史故事《“部费”:清朝衙门潜规则》

要报军费?先缴小费!清同治七年(1868),湘军和淮军合力镇压了捻军,绵延十几年的战乱终于平息。然而,曾国藩和李鸿章顾不上庆功,便又为另一件棘手的事伤透了脑筋。这件事,就是报销军费。按照朝廷的规矩,报销军..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吉地的风水战》

光绪帝的崇陵是中国最后一座帝陵。崇陵位于清西陵内,原名九龙峪,被确认为万年吉地后,更名为金龙峪。当时及后世均有传言称,慈禧太后过于强势,所以光绪帝在世时,不曾营建万年吉地。在光绪帝去世后,方才急匆匆地..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好领导都会赏罚分明》

无论古今中外,说起好领导的品质,大凡总有这么一条:赏罚分明。的确,凡是有水平的领导,都不会一直让手下人辛苦卖命而不给任何回报。《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中,刘备在历经艰险,失去了庞统,请出诸葛亮后,终于拿..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史上另一起“玄武门政变”》

历史故事《史上另一起“玄武门政变”》

玄武门下聚集了500羽林军历史上最有名的玄武门位于长安(现今的西安),李世民在此主导了玄武门之变。而事实上,洛阳玄武门的故事同样精彩。神龙元年(705),李显与张柬之等宰辅重臣正是从这道城门杀入大内,逼迫武..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中共八大幕后故事》

历史故事《中共八大幕后故事》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刘少奇负责起草政治报告八大的准备工作,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的。根据分工,刘..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司马错三招辩倒张仪》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有一个《司马错论伐蜀》的片段,记载了司马错与张仪的一场经典争论。这是战国史上着名的辩论,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这次却败在同样滔滔雄辩、有理有力的司马错面前。司马错跟张仪在秦惠王..

历史故事 2025-04-20

历史故事《<文心雕龙>:刘勰的幸运跑题》

历史故事《<文心雕龙>:刘勰的幸运跑题》

发奋读书刘勰的祖上曾显赫无比,有一位先辈曾是汉城阳王,但不幸的是,到了刘勰的父亲这一代,家族没落为庶民。虽然刘勰的父亲发愤图强当上了校尉,却仍囿于底层,无论如何不能与祖上的荣光相比。祖上显赫,通常会对..

历史故事 2025-04-20

历史故事《紫禁城里的革新者》

历史故事《紫禁城里的革新者》

溥仪生于1906年2月7日,是正宗的00后,20世纪的00后。3岁入宫,19岁出宫,在紫禁城里,溥仪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以溥仪一生的政治经历来看,溥仪很难说有什么政治天赋,因为他始终未掌握实权,政治理念更无从说起..

历史故事 2025-04-2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