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高考教会我的事》

高考的时候,桌子上堆着永远看不完的书。我经常会支撑不住趴在书堆里就睡着。当时我觉得考试就像炮弹一轮一轮地轰炸着我的大脑,总有一天我会负荷不起,被炸得尸骨无存。

反正当时成绩也确实一般,中等偏上,记得比较清晰的是那段时间模拟考试,第一次考试我考得特别差,我上台去领试卷的时候,老师没好气冲着我说了一句:你自己好好看看分数。

总分是650,我才考了380多分,那是连普通大学都不能上的,我也很难过,拿了试卷回到座位上就趴在桌子上不说话了。

放学后,因为考得差,我拿着卷子几乎是一路狂奔回去的,开门回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刚刚把饭菜端在桌子上,就说:回来了,吃饭了。我头也不抬地没和他们打招呼,回到自己卧室就扑在床上大哭。

妈妈知道我心里难受,进来劝我:胜败乃兵家常事嘛,这个也不是什么坏事啊,第一次虽然考得很差,可是慢慢你就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至少你的起点低,压力会比别人小一些,你以后也能更谨慎一些。

我打心眼里觉得妈妈好,我考得这么差她不仅不说我,不责备我,反而特别耐心地开导我,帮助我。我想我只能特别努力去学习回报她了。第二次模拟考试就好了很多,考了410分,至少能上个普通大学了。心里就有了希望,就更加努力了。到了第三次考试,就考了440多分,差不多可以上本科了。

高考结束出来自己估分,居然估出510多分,最终出来是472,刚好是在本科线上。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妈妈说:张杰,你永远都要记得,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否定自己,人最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相信自己可以。

刚刚进入大学,一切都觉得非常新鲜,发现周围的氛围似乎也没有高中那么紧张,我就想让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一些。

那段时间,竞选成了我最热衷的一件事情,凡此种种乐此不疲。早上去竞选学校的体育部部长,下午去竞选摄影协会的会长,中间还去竞选广播站的广播员,我们寝室的人就给我起了个外号叫竞选专员。

当时,我差不多有六个职位吧,其实还是有点累的,不过特别兴奋,全身都充满了力量。有点影响学习,可是又舍不得放弃,觉得丢下哪个都不忍心。

马上要到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因为总是搞一些活动,很少去上课,我觉得特别紧张,就打电话给我妈:妈,我压力太大了。要是我考得不好怎么办啊?

妈妈就对我说:你自己做的决定自己坚持,你又要锻炼自己,又不能落下课程,这个是需要你比别人多花时间多下力气来努力的。不要后悔,也不能放弃。

于是,我每天都背资料背到凌晨三点多,在宿舍里总是我的床位上灯火阑珊。最后考试成绩出来后,我居然是全年级第四名,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有的时候,可能就是这样,当时我特别想继续做我的那些社团,但是要继续下去就必须保证在仅有的时间内让学习成绩好,抱着为了达到自己心仪目标的态度去努力做一件可能本来不是很难的事情,就会发现可以事半功倍。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107.html

相关推荐

哲理故事《成为叫醒兔子的好乌龟》

有一次,我在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时,向前排的几位听众提问:你们觉得当时兔子应该怎么做呢?他们都回答:不应该睡觉,应该踏踏实实地努力跑到终点。这是一般人都会给出的标准答案。接下来,我问了K君同样的问题,..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跌倒以后》

有一次,我在家照看小孩。他在一堆沙中玩装卸游戏,我坐在不远处玩手机。突然,他被一把玩具铲绊倒了。我起身走过去想要扶他,他却自己爬了起来,甩开我伸出的援手,若无其事地继续玩耍。我有些诧异,退回原处观察。..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隐形细节》

1946年,美国商人贝斯特韦斯特在加州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创建了贝斯特韦斯特酒店。贝斯特韦斯特酒店共有700个客房,动工建造之初,贝斯特韦斯特要求施工队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经过3年施工,酒店终于顺利完工。贝斯特..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心口一把利刃》

在三口之家成标配的今天,钟鸣鼎食的大家庭成了稀有。那天,跟一个新认识的朋友闲聊,仿若推开一扇窗,看到举世罕见的大家庭生态。她说:小时候,我们一大家子吃饭,光我这么大的小孩就有十几二十个。总以为别人家都..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无用》

从长远来看,获取技能的能力,比技能本身更有普适性。即,有些东西不一定立刻有用,但能持续不断地让你获取有用的东西。容我讲一个关于NBA的故事吧。德克诺维茨基15岁时,跟着老师霍尔格盖施温纳学篮球。这位老爷子..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破碗的启示》

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泉水清澈、甘甜,行人经过时常用手掬一捧泉水喝。附近千佛寺的一个老和尚见此情景,拿了一个有缺口的碗放在泉台上,人们就能用这只破碗舀泉水喝。某日,有位..

哲理故事 2025-04-02

哲理故事《先知足而后感恩》

虚云禅师是民国时期有名的高僧。他19岁时在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之后勤修苦行。27岁,他离开鼓山,先后到各地参访朝礼佛迹。有一次,行走在四川某地时,虚云禅师在一座小寺庙里暂住。寺庙旁边有两户人家,一户人家家..

哲理故事 2025-04-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