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王安石到底是邋遢还是讲究》

欧阳修特别寄望的后起之秀有两人:一个是王安石,另一个则是苏轼。对于这两个人,世人一直有着截然不同的印象:苏东坡,是热爱生活有品位的风流才子;王安石,是刚愎自负没品位的工作狂人。翻看宋人的笔记小说,关于王安石在生活中丢人现眼的故事不胜枚举。《邵氏闻见前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春日,王安石参加宫中举行的赏花钓鱼宴,结果糊里糊涂误吃了盛在金盆里的鱼饵。而且不是吃了一颗,而是一口气全部吃完了。《梦溪笔谈》里记载的故事就更有意思了:据说王安石的脸特别黑。他手下的仆人都怀疑,王大人八成得了怪病,要不然,怎么脸色这么难看呢?于是大家找来医生,想要一探究竟。医生诊断后,给出了明确的结论:王大人没病,面色黑主要是因为太久没洗脸了。好家伙,王安石贵为朝廷重臣,这也忒不讲卫生了。

吃鱼食,不洗脸,听起来王安石是一个极其没有品位的人。但是三言二拍中有一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那里面的王安石又是另一番样貌了。

话说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嘱咐他,可以饮阳羡茶缓解病症。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就是需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因为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就拜托他下次探亲回京时,帮忙带一瓮瞿塘中峡水。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水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打开,随即命童儿茶灶生火,再取出银铫汲水烹煎。大功告成后,王安石轻啜一口,问道: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曰中峡。王安石笑道: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告。原来苏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起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为难,只得汲一瓮下峡水充之。

东坡不解地问:三峡相连,一般样水,老太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官乃名医,知老夫乃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二话不说,赶紧离席谢罪。

那么问题来了。王安石连鱼食都吃不出来,怎么却可以精确地辨水呢?苏东坡向来以精通茶事着称,可似乎比起王安石还略逊一筹?虽然都是小说家之言,不见得就是事实。但也起码反映出,王安石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情况。王安石品位到底如何?我们不妨从他的茶诗中,去寻找蛛丝马迹。

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

石城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

《寄茶与平甫》

平甫,即王安国,他是王安石的弟弟。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即是王安石给弟弟寄茶之事。王安石兄弟间,经常以茶传递感情,缓解思念之意。

王安国正在河南洛阳做官。得到御赐的好茶,王安石想到了与弟弟分享。石城,即石头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据说石头城下有好水,为历代爱茶人所珍重。王安石在这里向弟弟暗示,此茶甚佳,定要用好水对待才行。实话实说,不是爱茶人,写不出这样的诗句。金谷,在河南洛阳东北,当时的金谷是一座十分富丽堂皇的贵族大花园。王安石认为,花园并不是喝茶的好地方。

王安石这样说,不是因为不爱茶,而是因为太爱茶。花团锦簇,眼花缭乱,还如何静心品茶呢?所以他在写给平甫的诗中,才推崇石楼频啜而否定看花漫煎。毕竟,喝茶时的心境,真的很重要。

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实施新法。现代有些学者认为,他是伟大的改革家。但从南宋一直到清末,一般史学家都对他大肆批评,甚至把北宋的灭亡归结于王安石的变法。所以对于王安石的行为,也出现了很多妖魔化的说法。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认为,像误食鱼饵不讲卫生这样的事情,很可能是新政反对派捏造出来的无稽之谈。

读了王安石的茶诗,更愿意相信吉川幸次郎先生的观点。一个嘱咐弟弟不要对花漫煎的爱茶人,又怎么会是一个没有品位的糙汉呢?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64.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部费”:清朝衙门潜规则》

历史故事《“部费”:清朝衙门潜规则》

要报军费?先缴小费!清同治七年(1868),湘军和淮军合力镇压了捻军,绵延十几年的战乱终于平息。然而,曾国藩和李鸿章顾不上庆功,便又为另一件棘手的事伤透了脑筋。这件事,就是报销军费。按照朝廷的规矩,报销军..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吉地的风水战》

光绪帝的崇陵是中国最后一座帝陵。崇陵位于清西陵内,原名九龙峪,被确认为万年吉地后,更名为金龙峪。当时及后世均有传言称,慈禧太后过于强势,所以光绪帝在世时,不曾营建万年吉地。在光绪帝去世后,方才急匆匆地..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好领导都会赏罚分明》

无论古今中外,说起好领导的品质,大凡总有这么一条:赏罚分明。的确,凡是有水平的领导,都不会一直让手下人辛苦卖命而不给任何回报。《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中,刘备在历经艰险,失去了庞统,请出诸葛亮后,终于拿..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史上另一起“玄武门政变”》

历史故事《史上另一起“玄武门政变”》

玄武门下聚集了500羽林军历史上最有名的玄武门位于长安(现今的西安),李世民在此主导了玄武门之变。而事实上,洛阳玄武门的故事同样精彩。神龙元年(705),李显与张柬之等宰辅重臣正是从这道城门杀入大内,逼迫武..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中共八大幕后故事》

历史故事《中共八大幕后故事》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刘少奇负责起草政治报告八大的准备工作,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的。根据分工,刘..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司马错三招辩倒张仪》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有一个《司马错论伐蜀》的片段,记载了司马错与张仪的一场经典争论。这是战国史上着名的辩论,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这次却败在同样滔滔雄辩、有理有力的司马错面前。司马错跟张仪在秦惠王..

历史故事 2025-04-20

历史故事《<文心雕龙>:刘勰的幸运跑题》

历史故事《<文心雕龙>:刘勰的幸运跑题》

发奋读书刘勰的祖上曾显赫无比,有一位先辈曾是汉城阳王,但不幸的是,到了刘勰的父亲这一代,家族没落为庶民。虽然刘勰的父亲发愤图强当上了校尉,却仍囿于底层,无论如何不能与祖上的荣光相比。祖上显赫,通常会对..

历史故事 2025-04-20

历史故事《紫禁城里的革新者》

历史故事《紫禁城里的革新者》

溥仪生于1906年2月7日,是正宗的00后,20世纪的00后。3岁入宫,19岁出宫,在紫禁城里,溥仪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以溥仪一生的政治经历来看,溥仪很难说有什么政治天赋,因为他始终未掌握实权,政治理念更无从说起..

历史故事 2025-04-2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