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时“打更”为哪般》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这句话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它经常出现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而且是半夜三更的晚上,他们会一边敲锣一边报时,这种人在古代叫打更人。

众所周知,古代没有钟表,那时候的人们基本上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还能根据太阳方位来判断时间,比如有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日晷。《说文解字》中对于日晷这样解释:晷,日景也。日景,也就是日影,指太阳的影子。它是由一个大的石头表盘和金属针组成,人们可以通过太阳落在表盘上的影子来判断时辰,就相当于是一个人造的钟表。这种计时方法放在晴朗的白天非常适用,但是到了阴雨天或者没有太阳时,人们就无法准确判断时辰,只能通过生活经验,在晚上就更加不用说了,直接陷入了时间的盲区。

我国古代实行的是十二时辰制度,古人将一夜分为五个时辰,称为五更,然后每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每个小时划分为四刻。古人秉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理念,五更一过,就会起床劳作。

此外,古人还把五更从早到晚依次被称为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其中一更天也被人们称之为定更天,含义是人们辛苦了一天之后在这一刻需要安定下来,好好休息。七点到九点就是一更的时间范围,九点到十一点就是二更天,因为这个时候大部分的人家都已经安静下来了,因此二更天又被称为人定或昏定。之后就到了人们经常说的半夜三更中的三更了,这个时辰一般是指晚上的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左右,人们处于昏睡或意识不清时段,因此更夫在这个时间会将锣鼓敲得很响。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就是四更,这个时候农户里所饲养的鸡鸭狗都开始苏醒,因此四更也被称之为荒鸡。五更天就是三点到五点之间,这个时候鸡已经开始打鸣,因此也有着五更鸡打鸣的俗语。

古人的打更通常是两人一组,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时两人一搭一档,边走边敲,笃笃咣咣。那么,古代更夫自己是如何确定每更时间的呢?一是漏刻。漏刻又称刻漏、漏壶。早期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所处的刻度指示时间。刻漏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已经出土的文物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汉遗物。二是沙漏。因为冬天水容易结冰,故改用流沙驱动。中国最着名的沙漏是1360年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齿轮旋转。最后一级一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显示时刻,有点类似今天的钟表。三是燃香。也就是打更最常用的方法。一炷香的时间大约是30分钟,在日落时开始燃香计时,燃几炷香出去打更都是有规定的。还有一种盘香,能燃十二时辰,在燃香上打上时间刻度,燃香烧到那个刻度,就可以出去打更了。

更夫不但要承担报时的职责,一旦发现火灾或者强盗小偷,还要及时地进行救灾和通报。据考证,打更人最早出现在汉朝,那时流行于宫廷,到了元朝、明朝才在民间流行起来。不过到了唐朝才被纳为规范管理,将更夫正式成为官府招聘的对象,官府为此设立谯楼一职,但这些由官府选出的谯楼都是古代军队中低级的士兵,社会地位也不高。到了后期,更夫的职位才有了一定的提升,后代还可以被允许参加科举,因此更夫一度成为那个时代的热门职业。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63.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部费”:清朝衙门潜规则》

历史故事《“部费”:清朝衙门潜规则》

要报军费?先缴小费!清同治七年(1868),湘军和淮军合力镇压了捻军,绵延十几年的战乱终于平息。然而,曾国藩和李鸿章顾不上庆功,便又为另一件棘手的事伤透了脑筋。这件事,就是报销军费。按照朝廷的规矩,报销军..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吉地的风水战》

光绪帝的崇陵是中国最后一座帝陵。崇陵位于清西陵内,原名九龙峪,被确认为万年吉地后,更名为金龙峪。当时及后世均有传言称,慈禧太后过于强势,所以光绪帝在世时,不曾营建万年吉地。在光绪帝去世后,方才急匆匆地..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好领导都会赏罚分明》

无论古今中外,说起好领导的品质,大凡总有这么一条:赏罚分明。的确,凡是有水平的领导,都不会一直让手下人辛苦卖命而不给任何回报。《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中,刘备在历经艰险,失去了庞统,请出诸葛亮后,终于拿..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史上另一起“玄武门政变”》

历史故事《史上另一起“玄武门政变”》

玄武门下聚集了500羽林军历史上最有名的玄武门位于长安(现今的西安),李世民在此主导了玄武门之变。而事实上,洛阳玄武门的故事同样精彩。神龙元年(705),李显与张柬之等宰辅重臣正是从这道城门杀入大内,逼迫武..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中共八大幕后故事》

历史故事《中共八大幕后故事》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刘少奇负责起草政治报告八大的准备工作,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的。根据分工,刘..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司马错三招辩倒张仪》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有一个《司马错论伐蜀》的片段,记载了司马错与张仪的一场经典争论。这是战国史上着名的辩论,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这次却败在同样滔滔雄辩、有理有力的司马错面前。司马错跟张仪在秦惠王..

历史故事 2025-04-20

历史故事《<文心雕龙>:刘勰的幸运跑题》

历史故事《<文心雕龙>:刘勰的幸运跑题》

发奋读书刘勰的祖上曾显赫无比,有一位先辈曾是汉城阳王,但不幸的是,到了刘勰的父亲这一代,家族没落为庶民。虽然刘勰的父亲发愤图强当上了校尉,却仍囿于底层,无论如何不能与祖上的荣光相比。祖上显赫,通常会对..

历史故事 2025-04-20

历史故事《紫禁城里的革新者》

历史故事《紫禁城里的革新者》

溥仪生于1906年2月7日,是正宗的00后,20世纪的00后。3岁入宫,19岁出宫,在紫禁城里,溥仪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以溥仪一生的政治经历来看,溥仪很难说有什么政治天赋,因为他始终未掌握实权,政治理念更无从说起..

历史故事 2025-04-2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