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美好值得美好来相配》

在北京三里屯,有一家不寻常的中国面馆。它被北美知名建筑杂志《AZURE》评为全球前十的最美门店设计,花费了上百万,食材都是从原产地空运到北京,就连烧面的师傅都是从民间挖来的做了几十年、匠人级的。这家面馆只在傍晚5点半营业,每到这时,便有大量的顾客涌向这家店,在店门前排起长队。虽然一碗面要35元,但这家店每个月要卖出23000碗以上。

这家被喊作北京逼格最高的米粉店的面店叫隆小宝,店主叫肖志丹。在他的老家邵阳,有很多家大大小小的米粉店,大多都是祖传经营,有些甚至有上百年的历史。有一次,肖志丹和朋友到一家日本拉面馆吃饭,发现一碗拉面竟然要50元!太贵了,还不如老家10块钱一碗的米粉用料足、口感好呢!肖志丹很不理解。朋友指着拉面馆美观、优雅的装修说:老家米粉店的环境能和这里相提并论吗?肖志丹住了口,心里却很不服气:凭什么中国像样的小吃只能藏在街头巷尾,只配用乱糟糟的桌椅,不讲究环境美不美,而且价格还如此低廉?最关键的是,这些小吃无论从工艺上还是口感上都非常棒,如此美好的东西完全值得用更美好的环境来相配!

于是,2015年,肖志丹请来了国际知名设计团队,在长沙开了第一家高颜值的米粉店,几个月后,又开了一家分店。2016年6月,肖志丹终于把高颜值的米粉店从长沙开到了北京。

这家面馆只有50平方米,安静、低调,却足够吸引人的眼球。竹子倒模浇筑的混凝土外立面上,两个相映成趣的钢盒子穿墙而出:左边略高的一个看起来比较冷静封闭,右边的有脚手架一样繁复的面孔。左侧盒子,就是门店的入口。店内除了传统的中国元素设计外,最大的特色是用以展示传统晾面工艺的晾面架:空中优雅垂挂着的一束束细密的钢丝面条,微微映着灯泡的暖光,有一种高雅的光洁感。坐在这样的晾面架下,还未用餐就足够诗意了。

既然是面店,只是好看那就是笑话,好不好吃更重要。做一碗真正的好面,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怠慢。肖志丹强调。店里用的是湖南邵阳的米粉,而稻米一定要用晚稻,而且得纯米制作,吃起来才带劲。北京三里屯店用的米粉,就是在长沙当地加工完成之后再空运过去的。汤必须要用牛筒子骨来熬,20小时不断火地熬。再加入湖南特有的剁辣椒、生榨的菜籽油,牛肉片,经过两小时不停地搅拌,才有了这秘制红汤。爽滑的米粉出锅,浇入浓稠的汤汁,再配上上好的码子(码子是湖南的方言,指米粉上的肉和配菜等)每一碗面都精工细作,每一碗面都真材实料,每一碗面都那么大。

装面的碗、筷子也是换了很多次之后才定下来的。筷子是方形的竹筷,由整片竹子制成,夹粉更方便,瓷碗由之前的低碗口换成高碗口,避免吃粉时汤汁溅出。而米黄色的纸巾是没有添加剂的天然纸浆制成。

除了正宗的邵阳米粉,肖志丹也想着法儿地加入更多的传统小吃。比如外酥脆内松软的四方油条、甜而不腻的糖油粑粑

花百万开一家小小的米粉店,有人说不过是个噱头。但肖志丹说,我想做好每一件小事,所以从食材到门店,通通完美对待。我想要将几十年的米粉制作与烹饪手艺传承下去,想要民间美食匠人忙碌了一辈子的手艺,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能挺直腰杆走出世界。因为美好总值得美好来相配。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080.html

相关推荐

哲理故事《成为叫醒兔子的好乌龟》

有一次,我在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时,向前排的几位听众提问:你们觉得当时兔子应该怎么做呢?他们都回答:不应该睡觉,应该踏踏实实地努力跑到终点。这是一般人都会给出的标准答案。接下来,我问了K君同样的问题,..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跌倒以后》

有一次,我在家照看小孩。他在一堆沙中玩装卸游戏,我坐在不远处玩手机。突然,他被一把玩具铲绊倒了。我起身走过去想要扶他,他却自己爬了起来,甩开我伸出的援手,若无其事地继续玩耍。我有些诧异,退回原处观察。..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隐形细节》

1946年,美国商人贝斯特韦斯特在加州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创建了贝斯特韦斯特酒店。贝斯特韦斯特酒店共有700个客房,动工建造之初,贝斯特韦斯特要求施工队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经过3年施工,酒店终于顺利完工。贝斯特..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心口一把利刃》

在三口之家成标配的今天,钟鸣鼎食的大家庭成了稀有。那天,跟一个新认识的朋友闲聊,仿若推开一扇窗,看到举世罕见的大家庭生态。她说:小时候,我们一大家子吃饭,光我这么大的小孩就有十几二十个。总以为别人家都..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无用》

从长远来看,获取技能的能力,比技能本身更有普适性。即,有些东西不一定立刻有用,但能持续不断地让你获取有用的东西。容我讲一个关于NBA的故事吧。德克诺维茨基15岁时,跟着老师霍尔格盖施温纳学篮球。这位老爷子..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破碗的启示》

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泉水清澈、甘甜,行人经过时常用手掬一捧泉水喝。附近千佛寺的一个老和尚见此情景,拿了一个有缺口的碗放在泉台上,人们就能用这只破碗舀泉水喝。某日,有位..

哲理故事 2025-04-02

哲理故事《先知足而后感恩》

虚云禅师是民国时期有名的高僧。他19岁时在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之后勤修苦行。27岁,他离开鼓山,先后到各地参访朝礼佛迹。有一次,行走在四川某地时,虚云禅师在一座小寺庙里暂住。寺庙旁边有两户人家,一户人家家..

哲理故事 2025-04-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