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晚熟的痛,妈妈你不懂》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们能有所成,但有时候却因为过于急切走了弯路,就像下文,母亲越是认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料,晚熟的作者就越是在读书方面没有进步,但真正当没有了母亲的这种关切,作者反而发现了自己在读书方面的能量,甚至成了畅销书作家。拉上妈妈一起来感悟成长和人生的奇妙吧!

小时候有一次挨打,是母亲加班回来,疲倦又强打精神,辅导我白天在学校学过的拼音,发现我完全不会,态度极不认真,一拿起课本就像抽鸦片的一样身子直往下溜。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三个拼音教会了我,五分钟后检查,我又忘光了。母亲很绝望,拿来衣架就打。

那时已是深夜,邻居婶母过来劝架,看似劝架,其实是激发战火,婶母是这么劝我妈的:不要生气,有些孩子天生不是读书的料,你急也没用。这句话使我的屁股旋即陷于更大的灾难。因为她说出了母亲内心的恐惧,母亲害怕我真的就是一个天生不会读书的人。出于自尊和恐惧,母亲对我更加严厉,她需要争一口气,需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她知道,会不会读书是决定命运的重要节点。

母亲当时大概想象不出,我不但是块读书的料,而且是一个很有天赋和能量的读书料。但当时的我,完全没有迹象证明这点,我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不能理解学校的各种规律,考试一塌糊涂。总之,我的整个表现都显得智商很有问题。

后来我艰难地上了大学,找到工作,母亲一直认为,这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她真诚地相信我是笨而无能的,这个判断终其一生。直到她去世,她心里的我仍是一个几乎没有生存能力的、有一份工作就得感谢老天的人。

后来我生了儿子。儿子跟我小时候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入学前,许多小朋友都能把《三字经》读得熟溜,他连背诵一两句都难以实现。我担心他有点问题,是高功能自闭症或者多动症或者感统失调,去医院查过,还真的说过是有点问题。如果我没有一个同样懵懂、糊涂的童年,我大概就会像当年我妈担心我那样,担心我的儿子。幸好我有自己作为前车之鉴,自己的晚熟给了我底气。更重要的一点,从根本上说,我对儿子有信心。

而我母亲,没有我这样的信心。她在对我的绝望中,用了更大的力气,把我这堆烂泥,扶上墙,她内心的不快乐,可以想象。

我是在母亲去世后几年,才慢慢地意识到母亲有多傻,她完全没有了解我的力量,她焦虑于我的无能,并把这种无能反馈给我,让我相信自己确实是无能的。然而她白白地焦虑了,当她对我的束缚和忧虑解除之后,我的能力瞬间迸发,我惊喜地看到自己完全可以创造我想要的生活。

真正的幸福是有力量创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得到庇护。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060.html

相关推荐

哲理故事《成为叫醒兔子的好乌龟》

有一次,我在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时,向前排的几位听众提问:你们觉得当时兔子应该怎么做呢?他们都回答:不应该睡觉,应该踏踏实实地努力跑到终点。这是一般人都会给出的标准答案。接下来,我问了K君同样的问题,..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跌倒以后》

有一次,我在家照看小孩。他在一堆沙中玩装卸游戏,我坐在不远处玩手机。突然,他被一把玩具铲绊倒了。我起身走过去想要扶他,他却自己爬了起来,甩开我伸出的援手,若无其事地继续玩耍。我有些诧异,退回原处观察。..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隐形细节》

1946年,美国商人贝斯特韦斯特在加州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创建了贝斯特韦斯特酒店。贝斯特韦斯特酒店共有700个客房,动工建造之初,贝斯特韦斯特要求施工队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经过3年施工,酒店终于顺利完工。贝斯特..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心口一把利刃》

在三口之家成标配的今天,钟鸣鼎食的大家庭成了稀有。那天,跟一个新认识的朋友闲聊,仿若推开一扇窗,看到举世罕见的大家庭生态。她说:小时候,我们一大家子吃饭,光我这么大的小孩就有十几二十个。总以为别人家都..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无用》

从长远来看,获取技能的能力,比技能本身更有普适性。即,有些东西不一定立刻有用,但能持续不断地让你获取有用的东西。容我讲一个关于NBA的故事吧。德克诺维茨基15岁时,跟着老师霍尔格盖施温纳学篮球。这位老爷子..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破碗的启示》

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泉水清澈、甘甜,行人经过时常用手掬一捧泉水喝。附近千佛寺的一个老和尚见此情景,拿了一个有缺口的碗放在泉台上,人们就能用这只破碗舀泉水喝。某日,有位..

哲理故事 2025-04-02

哲理故事《先知足而后感恩》

虚云禅师是民国时期有名的高僧。他19岁时在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之后勤修苦行。27岁,他离开鼓山,先后到各地参访朝礼佛迹。有一次,行走在四川某地时,虚云禅师在一座小寺庙里暂住。寺庙旁边有两户人家,一户人家家..

哲理故事 2025-04-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