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如果可以不吃苦,那就不吃》

三十岁那年,我获得文艺杂志《群像》的新人奖,以作家身份正式出道。那时候,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生经验,虽然谈不上多么丰富,却与普通人或者说常人有些不同的意趣。

通常大家都是先从大学毕业,接着就业,隔一段时间,告一段落后再结婚成家。其实我原先也打算这么做,或者说,马马虎虎地以为大概会顺理成章变成这样。因为这么做,呃,是世间约定俗成的顺序。

而且我(好也罢坏也罢)几乎从来没有过狂妄的念头,要与世情背道而驰。实际上,我却是先结婚,随之为生活所迫开始工作,然后才终于毕业离校的。与通常的顺序正好相反。这该说是顺其自然呢,还是身不由己便木已成舟?总之人生很难按部就班地依照既定方针运作。

反正我是一开始先结了婚,就决定自己开家小店。那是一家播放爵士唱片,提供咖啡、酒类和菜肴的小店。

因为我当时沉溺于爵士乐(现在也经常听),只要能从早到晚听喜欢的音乐就行啦!就是出于这个非常单纯、某种意义上颇有些草率的想法。

我还没毕业便结了婚,当然不会有什么资金,于是和太太两个人在三年里同时打了好几份工,总之是拼命攒钱,然后再四处举债。就这样用东拼西凑来的钱在国分寺车站南口开了一家小店。那是一九七四年的事。

当时我们(所谓我们,指的是我和太太)过着非常节俭的斯巴达式的生活。家里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甚至连一只闹钟都没有。也几乎没有取暖设施,寒夜里只好紧紧搂着家里养的几只猫咪睡觉。猫咪们也使劲往我们身上贴过来。

我无意在这里倾吐委屈,总之是想说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一直生活得十分艰辛。当然,世上际遇更惨的人不计其数。在他们看来,我的境遇恐怕只能算小菜一碟:哼,这哪里算得上什么艰辛!

然而也很快乐。这同样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年轻,又非常健康,最主要的是可以整天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店铺虽小,却也算是一国之君、一城之主。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我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社会学习。说社会学习似乎太直白,显得傻气,总之就是长大成人了。好几次差点头撞南墙,却在千钧一发之际全身而退。也曾遇到过污言秽语、遭人使坏,闹得满腹怨气。

不过,总算心无旁骛地度过了这段艰苦岁月,而且没有遭受重创,好歹得以保全性命,来到了稍稍开阔平坦一些的场所。

略作喘息之后,我环顾四周,只见眼前展现出一片从未见过的全新风景,风景中站着一个全新的自己简而言之就是这样。回过神来,我多少变得比以前坚强了一些,似乎多少(不过是一星半点)也增长了一些智慧。

我丝毫没有奉劝诸位人生路上要尽量多吃苦头的意思。老实说,我觉得假如不吃苦头就能蒙混过关,当然是不吃更好。毫无疑问,吃苦受难绝不是乐事一桩,只怕还有人因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重整旗鼓。

不过,假如您此时此刻刚好陷入了困境,正饱受折磨,那么我很想告诉您: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也不知道这话能否成为慰藉,不过请您这样换位思考、奋力前行。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057.html

相关推荐

哲理故事《成为叫醒兔子的好乌龟》

有一次,我在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时,向前排的几位听众提问:你们觉得当时兔子应该怎么做呢?他们都回答:不应该睡觉,应该踏踏实实地努力跑到终点。这是一般人都会给出的标准答案。接下来,我问了K君同样的问题,..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跌倒以后》

有一次,我在家照看小孩。他在一堆沙中玩装卸游戏,我坐在不远处玩手机。突然,他被一把玩具铲绊倒了。我起身走过去想要扶他,他却自己爬了起来,甩开我伸出的援手,若无其事地继续玩耍。我有些诧异,退回原处观察。..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隐形细节》

1946年,美国商人贝斯特韦斯特在加州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创建了贝斯特韦斯特酒店。贝斯特韦斯特酒店共有700个客房,动工建造之初,贝斯特韦斯特要求施工队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经过3年施工,酒店终于顺利完工。贝斯特..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心口一把利刃》

在三口之家成标配的今天,钟鸣鼎食的大家庭成了稀有。那天,跟一个新认识的朋友闲聊,仿若推开一扇窗,看到举世罕见的大家庭生态。她说:小时候,我们一大家子吃饭,光我这么大的小孩就有十几二十个。总以为别人家都..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无用》

从长远来看,获取技能的能力,比技能本身更有普适性。即,有些东西不一定立刻有用,但能持续不断地让你获取有用的东西。容我讲一个关于NBA的故事吧。德克诺维茨基15岁时,跟着老师霍尔格盖施温纳学篮球。这位老爷子..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破碗的启示》

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泉水清澈、甘甜,行人经过时常用手掬一捧泉水喝。附近千佛寺的一个老和尚见此情景,拿了一个有缺口的碗放在泉台上,人们就能用这只破碗舀泉水喝。某日,有位..

哲理故事 2025-04-02

哲理故事《先知足而后感恩》

虚云禅师是民国时期有名的高僧。他19岁时在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之后勤修苦行。27岁,他离开鼓山,先后到各地参访朝礼佛迹。有一次,行走在四川某地时,虚云禅师在一座小寺庙里暂住。寺庙旁边有两户人家,一户人家家..

哲理故事 2025-04-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