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明英宗舍命救侍卫》

明朝的锦衣卫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并不好。不过曾经有一个锦衣卫,忠心耿耿,一心护主,导致后来皇帝都愿意替他去死。这个锦衣卫名叫袁彬。

继承父亲官位

袁彬,字文质,江西人,自幼聪慧,能读会写,再加上他有个武功了得的父亲袁忠,自小得其真传,算是能文能武。袁彬的父亲袁忠是锦衣卫的校尉,主要职责就是负责保卫皇帝安全。

袁忠一干就是40年,直到年老多病才被允许退休。于是,38岁的袁彬顶了父亲的职,成了锦衣卫校尉。不出意外。他的一生应该跟他父亲差不多,兢兢业业干个几十年,平平安安退休,然后再让儿子接班。不过,命运给了袁彬一个显露头角的机会。

陪皇帝当俘虏

正统十四年(1449年)夏,北方蒙古瓦剌势力侵扰大明。明英宗因此头痛不已,他最信任的宦官王振觉得这是个溜须拍马的机会,于是鼓动明英宗御驾亲征。明英宗经不起怂恿,率五十万大军准备和瓦剌决一死战。锦衣卫校尉袁彬也跟着明英宗奔赴战场。然而,越往前线走,明英宗越胆怯。就在他打退堂鼓退回到土木堡时,瓦剌军追赶而来。明军方寸大乱,死的死,伤的伤,明英宗被俘,王振因罪被杀。袁彬身为近侍,不离明英宗左右。

自明英宗成为瓦剌俘虏后,袁彬便自觉担当起了护卫和与瓦剌交涉的职责。当时,养尊处优的明英宗身在瓦剌关押俘虏的蒙古包中,被冻得彻夜难眠。袁彬见状,便将明英宗的脚揽进自己怀中。每次随军转移,遇到车马不能行的路,袁彬都会背着明英宗前行。明英宗长吁短叹的时候,也是他不断给明英宗树立信心。

明英宗身边还有个小太监叫喜宁,他被俘后,很快成了叛徒,帮着瓦剌首领也先出谋划策。当时他献上了一个不战而降的计谋,即将也先的妹妹许配给明英宗,让明英宗当瓦剌女婿。

明英宗正想同意,袁彬却对他说:您是大国天子,瓦剌是外族,如果您此时答应了这门婚事,成了外族女婿,会让大明颜面尽失。另外,您以后就会因此受制于也先。明英宗恍然大悟,这才借口推托。

很快,喜宁又给也先出了个主意,让他挑六名美女送给明英宗,然后使用美人计逼他投降。明英宗又想接纳这几名美女,还是袁彬提醒他,酒色误国。明英宗这才恋恋不舍地拒绝了。

护送皇帝回国

喜宁深知有袁彬在明英宗身边出谋划策,自己就不能立功,于是在他的唆使下,也先将袁彬五花大绑,准备斩首。就在刀起头落的关头,听闻消息的明英宗赶到现场,顾不得自己的皇帝身份,伏在袁彬身上,只是啼哭。喜宁见此,要求尽快行刑。明英宗大骂喜宁,又百般哀求也先,最后又威胁也先:如果袁彬死了,自己也不苟活。明英宗可是也先跟明朝谈判的人质,也先不想因小失大,所以不得已,只能放了袁彬。

袁彬饱受折磨,回去后就发起了高烧,眼见袁彬烧得不省人事,军中又没有医生,明英宗束手无策,紧紧搂住袁彬大哭。说也奇怪,正是明英宗这么一搂一抱,袁彬出了一身汗,烧退下去了。袁彬身体恢复了以后,便和明英宗商量,他认为喜宁不除,难回大明。于是,在袁彬建议下,明英宗对也先说,让喜宁作为瓦剌使臣,出使大明,谈赎金问题。也先答应了。

明英宗给喜宁配了个随从,让他们一并前往。待见到明廷重臣于谦后,那个随从立刻将一封密信呈给于谦,于谦按信中所言,立刻处死了喜宁。

也先失去了喜宁,明军抵抗得又十分顽强,眼见着自己手上虽有个明英宗,偏他又不肯归降,如此耗了一年时间,也先见实在是占不到大明王朝的便宜,于是决定放了明英宗。景泰元年(1450年)夏天,在袁彬的护卫下,明英宗终于踏上了归国之路。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393.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唯唯谔谔的邹忌》

谔谔,《说文》记载:咢,哗讼也。字亦作谔。解释了谔有直言争辩的意思。按照语言习惯,两个相同的字组合常作貌解,谔谔形容直言争辩之貌,唯唯形容行相随顺、恭顺答应之貌。历史中常扬谔谔之士,抑唯唯之徒。《贞观..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古代的“高考移民”》

读《白居易年谱》,瞧出来一点儿小猫腻:白居易祖籍山西,生在河南,户口则随他爷爷,属于陕西省渭南县下邽镇的居民。他参加科举考试,应该去陕西渭南才对;但他乡试那年没去渭南,而是去了安徽宣城报考。这在唐朝可..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妙趣横生的判案诗》

古代审判案件时,有的官员将判词写成诗歌形式,言简意赅,诙谐幽默,读来颇有意趣。南宋理宗宝佑年间,马光祖为临安府尹。所辖有座年久失修的福王府第,由平民租住。一天,福王府的人到县衙状告租房百姓,说他们拒不..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香菜吃不吃,古人也纠结》

近年来,世界讨厌香菜日流行了起来,这个日子似乎备受那些不爱吃香菜的朋友们的欢迎。关于吃不吃香菜的话题,古人其实也很纠结。起初,香菜其实可以代指很多植物,如刺芹、香薷等。但也许是芫荽过于出众,在流传中,..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比武器更重要的是智慧》

郭逵是北宋名将,他的有名不是因为冲锋陷阵的勇敢,而是因为富于远见的智慧。最初,郭逵在北宋军中只是一个下级军官,因两次准确的预言而崭露头角。康定二年(1041年),朝廷接受韩琦的主张,进攻西夏,出兵灵武。对..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秦观:追星的最高境界》

历史故事《秦观:追星的最高境界》

如今粉丝文化盛行,但万千粉丝中,以爱豆为一生的精神偶像,并与他双向奔赴的又有几人?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就有一位追星追到和爱豆命运与共的最强粉丝秦观。追星之路秦观追星有着家学渊源。至和元年(1054年),六..

历史故事 2025-04-18

历史故事《唐宋第一毒舌》

翻开《唐诗宋词鉴赏辞典》,许多诗词是在士不遇的境况下抒发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还是托物言志,比较委婉。比如骆宾王,因为写了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下了大牢,写出来的诗是《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

历史故事 2025-04-18

历史故事《辛弃疾的豪放从来都不是口号》

辛弃疾本身是要进的, 是忠义奋发的。可是他所处的环境,有一个相对的力量压下来。所以辛词的特色,常是这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讲别的作者,他们的生平不大重要。讲辛弃疾就要对他的生平做些简单的介绍。辛弃疾出生..

历史故事 2025-04-18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