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均”的优势》

《列子汤问》中有这样一个着名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詹何的人,他用一根蚕丝做成钓线,用细如麦芒的针做成钓钩,再用细细的荆竹条做钓竿,用半粒米饭做鱼饵,然后投竿于急流滚滚的百仞深渊,居然钓到了一条能装满一车的大鱼。而他的鱼线没有断,鱼钩没有被扯直,鱼竿也没有被拉弯。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实在耐人寻味。列子认为,詹何之所以能做到以小博大,靠的是用心专,动手均也。用詹何自己的话说就是: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沉埃聚沫,吞之无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了。一句话,就是四两拨千斤。

詹何说得多好啊!均的前提是专。用庄子的话说,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用成语说就是聚精会神。将所有的精力和智慧投注在一点上,就能滴水穿石,为以小博大和以弱胜强提供了可能性。因为小的一方专精,谨小慎微;大的一方却麻痹大意,骄矜疏忽。因此胜利的天平自然会向小的一方偏移。但詹何的话中最重要的一句,还是手无轻重,物莫能乱,也就是用力均衡,没有偏差。均的优势,于此凸显无遗。列子用这个均字,解释了千钧一发这个成语,他解释得很形象。一根头发丝,之所以能承载千钧的重量,关键就在一个均字上。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发不均也。均也,其绝也莫绝。意思是,如果头发丝受力均匀,悬挂的重物就不会将发丝拉断。自然,从物理学上说,一根头发丝不可能悬挂千钧(古代千钧相当于现在的15吨),但列子对于均的解释,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战争中,因为考虑充分周全,对己之长彼之短、己之短彼之长了然于心。用《孙子兵法》的说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可以因事施策,专攻敌人的薄弱环节。譬如官渡之战中,曹操就攻其不备,火烧了敌人的粮仓乌巢,敌军自然溃散。所以说,手无轻重,物莫能乱,就军事而言,我有备,对方无备;我之意图,敌人无法猜测清楚;敌人的意图,我琢磨得清清楚楚,如果这样打仗,就没有不胜利的。

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利用均的优势来克服困难。但均也并不是说我们做什么事都应该平均使用力量,一篇文章,也是有详有略的。怎么能平均使用力量呢?均的真正内涵是,平衡好各种力量、各种关系和各种矛盾冲突,从而获得最佳解决方案。这和儒家主张的致中和的思想是相同的。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均的价值,持心公平,权衡好各种利弊,处理好各种矛盾,那我们也可以像詹何一样,用一根蚕丝,钓起事业和生活中的一条条大鱼。

孟子曰仁者无敌,而我想说的是均者至优。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4751.html

相关推荐

哲理故事《三人行》

你知道登山的规矩吗?我是说训练有素的专家结伙去征服险峻的名山。他们三个人拴在一条长绳上交替前进,倘若一人不慎失足吊在悬崖峭壁之外,其他两人要合力把他拉上来。倘若费尽力气,营救无功,悬空吊着的人最好自己..

哲理故事 2025-04-04

哲理故事《绑鱼活得久》

在南方某些县城的鱼市场上,你会看见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一边是大盆子里在水中活蹦乱跳的鲜鱼,一边是用细麻绳严严实实地捆绑成弯月形、井然有序地放在木桶里出售的鱼。不知底细的你肯定买盆子里的鱼,那就错了,那..

哲理故事 2025-04-04

哲理故事《巴克卖刀》

有个叫巴克的年轻人拜圣地亚哥著名的铁匠史密斯为师,学习打制刀具。几年后,巴克手艺学成,史密斯骄傲地说:你学会了我的手艺,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没想到巴克并不急着开自己的打铁作坊,而是去了外地征询别人对刀..

哲理故事 2025-04-04

哲理故事《以鱼的角度思考》

那一年,我大专毕业后到省城找工作。在这个学历满天飞的时代,大专文凭找工作实在太难了。幸好,我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太高要求,在一家刚成立的小公司落了脚。公司刚刚成立,加上我才5个人。老板倒是有工作经验,刚..

哲理故事 2025-04-04

哲理故事《一字之量》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在西安上市时,新华书店约作者签名售书。他们为陈忠实做了一张精美的名片,准备随书赠送给读者。签名售书前夕,书店经理亲自拜访陈忠实,并将名片的样品给陈忠实过目,名片上印的是:现代小说..

哲理故事 2025-04-04

哲理故事《成为叫醒兔子的好乌龟》

有一次,我在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时,向前排的几位听众提问:你们觉得当时兔子应该怎么做呢?他们都回答:不应该睡觉,应该踏踏实实地努力跑到终点。这是一般人都会给出的标准答案。接下来,我问了K君同样的问题,..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跌倒以后》

有一次,我在家照看小孩。他在一堆沙中玩装卸游戏,我坐在不远处玩手机。突然,他被一把玩具铲绊倒了。我起身走过去想要扶他,他却自己爬了起来,甩开我伸出的援手,若无其事地继续玩耍。我有些诧异,退回原处观察。..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隐形细节》

1946年,美国商人贝斯特韦斯特在加州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创建了贝斯特韦斯特酒店。贝斯特韦斯特酒店共有700个客房,动工建造之初,贝斯特韦斯特要求施工队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经过3年施工,酒店终于顺利完工。贝斯特..

哲理故事 2025-04-03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