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一个不合群的孩子》

我父亲早年是煤矿工人。母亲是随矿家属。我记得那时住的是排房,蓝漆刷过的门。秋天的野外落叶有一尺厚,树林里有各式各样的鸟儿。我时常坐在夕阳或晨光里,记不得玩伴的模样和性别,只记得临走时,他们给我一把琉璃球。

那年父亲因工伤离矿,我和妹妹、母亲回到了家乡:香城镇张马村。我们家有一座十几平米的石头房子,是有了我几个月后盖的。母亲说盖房子的时候,我自个差点爬进了一口深井,是路人救了我。想那路人一定是菩萨转世,我定要夜夜为他祈祷,好人有好报,能像我一样住上这样的石头房子。石头是长条形的,约莫两尺长一尺宽。缝隙中填了厚厚的水泥。拢共三个小木头窗子,冬天用白纸封死,只用手指捻破留俩眼。这小房子冬暖夏凉,是呵护我成长的堡垒。世上再无如此温暖的小窝,离开它之后的年华,总是那么寂寥,眼泪婆娑。

最好看的夏日星空在那个小院。一张草席躺着我、妹妹,俩双胞胎弟弟。母亲给我们爷几个扇扇子。父亲给我们讲星星的名字,我总是想金星上一定有很多金子,火星上一定有很多火。夜深,母亲给我们撑上蚊帐。那时节的蚊子和蝴蝶一样多,那时节的玉皇大帝是仁慈的,让坏蛋和好人一样活的自在。那时节没有雾霾、汽车、农药、洗衣粉。夜晚只有蛙声,蝉鸣。我看不到它们,就以为是星星们在叽叽咋咋地闹腾。青菜允许害虫吃,我也允许虱子吃。吃吧吃吧,我记得那时我瘦的皮包骨头,七八岁了还留着光头。

最暖和的冬日也在那个小院。北方的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没膝。屋檐上结满了长短不一的冰琉璃。我小时候特馋,掰断了吃,咂的舌头疼。母亲用麦秸装满自己缝制的口袋,铺平,这就是床垫了。起初感觉扎人,时间长了,棱角都压下去,实在得很了,感觉特暖和。真的,到后来睡上了席梦思都没有这样舒服。一个炭火旺旺的小炉子,一口冒着热气的小耳朵锅。一个二十五度的小灯泡。因了这些亮光以至于几十年后的我都感觉得到温暖。我记得我在门后踢毽子,因为是土地,踢得浮土冒烟。还傻笑。小时候我就傻,父亲说你一笑不知道哪国又遭殃。我的手指头长,母亲数落我不主贵。

母亲一生劳碌,做过裁缝,商贩,给人浇过地。偏心我小弟弟和小妹妹。因为这俩娃心思细腻人又勤俐嘴也甜,不像我又懒又馋还死倔。

那个年代就盼着过年了,花花绿绿的年画把一个村的小院都打扮得喜庆吉利。家里的墙壁上贴的都是七仙女、八仙过海的系列画,底下带有字幕解说的那种。那时候的明星画报都是浓眉大眼的自然美女,不会把眉毛修理得很细,胭脂打得很红。傍黑了,父母亲骑着自行车驮着没有卖完的小百货赶集回来,会给我们买一小袋五香瓜子。母亲问我俩弟弟呢,我吓得说不知道。我们找了很久,在奶奶家的沙土堆上,两个穿着棉裤棉袄的小孩睡着了。脸膛冻得通红。回来的路上母亲没骂我,我看见她别过脸去,哭了。

把俩个弟弟拉扯大,我就十岁了。母亲用两块花布给我缝制了一个方形书包,书包四周还有荷叶边。给我买了一个画着格格巫的两层的塑料文具盒。我上学了!我的语文老师是我姨姥爷,一个颇有才华的年轻人。当时村里所有的对联都出自他的手,毛笔字相当漂亮。他喜欢给我们讲三国,讲一些离奇悬案。我们听得滋滋有味。他欣赏鲁迅,他说鲁迅的文章一个字都不能读错,那是亵渎。可我就是不争气,倒不会读错字。每次被叫到朗诵课文,总觉得有鼻涕,念一段就要吸鼻涕,难为情得很。但老师从没因此批评过我。他喜欢拉二胡。晚上放学后,他总要在办公室拉上一会。那时候不知道他过得苦。不懂得何为寂寞,何为知音难求。

我的数学老师是全校唯一的公办教师,也是校长。有一次我看见他偷偷摸了班花何守蛾,她没敢吭声。我的体育老师是我四老爷,外号黑铁蛋。那时候天不亮就要去跑操。一二一一二一,四老爷脖子挂着铁哨子,跟着我们围着操场转。那时候的围墙是黄泥巴掺和着麦秸垒成的。矮矮的。春天的时候,村民家种的桃花花枝会伸过来,粉红的花朵有时候在蓝蓝的天空下,有时候在斜风细雨里。有时候会零落几瓣。没人会在意这些。大家都昂着头跑步,累的气喘吁吁。而落在最后的,总是一个人为伍的就是我了。

我是一个不合群的孩子。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4552.html

相关推荐

哲理故事《成为叫醒兔子的好乌龟》

有一次,我在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时,向前排的几位听众提问:你们觉得当时兔子应该怎么做呢?他们都回答:不应该睡觉,应该踏踏实实地努力跑到终点。这是一般人都会给出的标准答案。接下来,我问了K君同样的问题,..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跌倒以后》

有一次,我在家照看小孩。他在一堆沙中玩装卸游戏,我坐在不远处玩手机。突然,他被一把玩具铲绊倒了。我起身走过去想要扶他,他却自己爬了起来,甩开我伸出的援手,若无其事地继续玩耍。我有些诧异,退回原处观察。..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隐形细节》

1946年,美国商人贝斯特韦斯特在加州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创建了贝斯特韦斯特酒店。贝斯特韦斯特酒店共有700个客房,动工建造之初,贝斯特韦斯特要求施工队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经过3年施工,酒店终于顺利完工。贝斯特..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心口一把利刃》

在三口之家成标配的今天,钟鸣鼎食的大家庭成了稀有。那天,跟一个新认识的朋友闲聊,仿若推开一扇窗,看到举世罕见的大家庭生态。她说:小时候,我们一大家子吃饭,光我这么大的小孩就有十几二十个。总以为别人家都..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无用》

从长远来看,获取技能的能力,比技能本身更有普适性。即,有些东西不一定立刻有用,但能持续不断地让你获取有用的东西。容我讲一个关于NBA的故事吧。德克诺维茨基15岁时,跟着老师霍尔格盖施温纳学篮球。这位老爷子..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破碗的启示》

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泉水清澈、甘甜,行人经过时常用手掬一捧泉水喝。附近千佛寺的一个老和尚见此情景,拿了一个有缺口的碗放在泉台上,人们就能用这只破碗舀泉水喝。某日,有位..

哲理故事 2025-04-02

哲理故事《先知足而后感恩》

虚云禅师是民国时期有名的高僧。他19岁时在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之后勤修苦行。27岁,他离开鼓山,先后到各地参访朝礼佛迹。有一次,行走在四川某地时,虚云禅师在一座小寺庙里暂住。寺庙旁边有两户人家,一户人家家..

哲理故事 2025-04-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