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钓鱼宴”:宋朝公务员的开卷考》

在宋朝,公务员晋升有一条捷径,那就是诸多文人士子做梦都想参与的钓鱼宴。每当阳光明媚的日子,皇帝经常会召集一定级别的官员到皇宫,在亭台水榭间赏花、钓鱼、赋诗、习射,大家戴宫花、品佳酿,会桃李之芳园,序君臣之乐事。

钓鱼宴也叫赏花钓鱼宴,是皇帝牵头举办的大型文娱活动,好似宫廷春晚。宋太祖陈桥兵变取天下后,经常召来自己亲近的官员,赏花习射于宫苑之中,这是钓鱼宴的最初发端。不过,当时参加的人数不多,规模不大,不定期,也很随意。雍熙二年(985),宋太宗正式把钓鱼宴参加的人员、规模、程序确定下来,作为朝廷定例,年年如期,雍熙二年四月二日,诏辅臣、三司使、翰林、枢密直学士、尚书省四品两省五品以上、三馆学士宴于后苑,赏花、钓鱼,张乐赐饮,命群臣赋诗习射。赏花曲宴自此始。

那么,宋朝皇帝为什么要年年举行这样的文娱活动呢?简单地说是试才华、拉关系、稳政权。立国之初,人才是本,除了开科取士之外,领导层又想出这一招,在赏花赋诗中吸引人才、发现人才、提拔人才。同时,宋朝取后周而代之,大多数官员都是后周旧臣,有许多心理与礼制层面的问题要解决,君臣有隙,邦国不宁,提高部下的向心力、构建新的上下级关系、维护核心权威,是朝廷当务之急,正如后来宋孝宗与大臣们交谈时所说:祖宗时,数召近臣为赏花钓鱼宴,朕亦欲暇日命卿等射弓饮宴君臣不相亲,则情不通。早朝奏事,止顷刻间,岂暇详论治道!故欲与卿等从容耳。(清代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二》)要稳固皇权,必须把官员们牢牢捆绑在自己的周围,形成稳定的上下级关系,钓鱼宴恰好提供了这个平台。

钓鱼宴年年举行,一批人才从这个宫廷春晚中脱颖而出。据宋代孔平仲《谈苑卷四》载:赏花钓鱼,三馆维直馆预坐,校理以下,赋诗而退。宋太宗规定,钓鱼宴中,三馆(昭文馆、集贤院、史馆)官员只有一定级别以上的才能赋诗参宴,如果是校理以下级别的只赋诗不参宴,把诗交上去就走人。集贤校理李宗谔因为不能参加宴会,赋诗道:戴了宫花赋了诗,不容重见赭黄衣。无憀却出金门去,还似当年下第时。内心不平,颇有牢骚。谁知,宋太宗阅后却惊异于李宗谔的才华,非常高兴,特诏预宴,即日改官。不仅特批他赴宴,还马上提拔。其他宋朝大文人如杨亿、姚铉、王禹偁等,或通过钓鱼宴引起皇帝的注意,或通过钓鱼宴博得皇帝的垂青,都得到了重用提拔。钓鱼宴,成了皇帝网罗天下人才的宴会。

十年寒窗,读书破万卷,还只弄个进士出身,陪皇帝钓一次鱼,赋几句诗,就能连升数级,一步登天,无异于一本万利,这让大家对钓鱼宴趋之若鹜,都希望在钓鱼赋诗中,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演给皇帝看。参加钓鱼宴也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那些曾经在禁苑陪皇帝钓过鱼、赋过诗的,更是以此为荣,到处宣扬。即便是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这样的政治家、文学家,也会在致友人的书信或诗歌中反复提及和咏叹,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钓鱼宴一般都会提前确定举行的日期和赋诗的题目,先让大家准备准备,如同公务员的开卷考试。每当通知下发之后,无论是学士翰林,还是六部***,纷纷对着诗题,挑灯夜战,撕了又写,写了又撕,不厌其烦,直到自己满意,然后背得滚瓜烂熟,了然于心。到了那天,大家峨冠博带,踱着方步,一个个踌躇满志。因此,每次钓鱼宴所献的诗歌都清一色地工整,而且不跑题,不走调。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钓鱼宴都开卷,开卷考试有时候不仅试不出真才,也试不出真心。宋仁宗天圣八年举行钓鱼宴,宴前本来已经把诗题通知了大家,恰巧当时地方上进贡一批山水石,宋仁宗灵机一动,取消了原定题目,改用山水石为诗题,这下可把那些诗歌准备得好好的大臣们弄得手足无措,半天找不到感觉。大家抓耳挠腮之际,宫廷优人(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还出来戏弄大家,手拿毛笔做吟哦状,其中一人假装被石头绊倒在地,众人扶起后,他叹息道:累日来作一首赏花钓鱼诗准备应制,却被这石头摖倒。(宋代阮阅《诗话总龟卷之四十八》)大家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表情十分尴尬。这次,整体诗歌水平较以往大幅下降,其中,度支员外郎、秘阁校理韩羲更是行为鲁莽,诗歌粗俗,被评价为鄙恶,惹得宋仁宗震怒,马上降其为司封员外郎、同判冀州,把他赶出了京城。看来,钓鱼宴也不能保证人人都有好运气。

钓鱼宴不仅要赋诗,当然还得钓鱼,但在皇宫禁苑钓鱼,既无太公的坦然,亦无村夫的闲适,禁苑钓鱼有严格的程序和纪律,简而言之:天子未得鱼,侍臣虽先得鱼,不敢举竿。(宋代司马光《涑水记闻卷第三》)意思是皇帝没有钓到鱼,大臣们即使有鱼咬钩,也不得起竿。而且皇帝钓的鱼要用红丝网装,大臣钓的鱼只能用白丝网,丝毫不能乱套。有一次钓鱼宴,宋仁宗钓到鱼后,大家纷纷道贺,侍从用红丝网帮皇帝装好。接着,宰相中有得鱼者,侍从用白丝网装好。这时,尚书左仆射兼侍中(首相)曹利用得鱼,侍从用红丝网为他兜鱼,他居然不推辞。曹利用平时就居功自傲,又做出这种出格事,更让上上下下侧目而视。不久,不可一世的曹利用获罪被贬,先贬随州(今湖北随州),再贬房州(今湖北房县),连连降职,深感屈辱的他,最后在去房州的路上,用一根绳子了却了自己,真是伴君如伴钓鱼翁,在皇帝身边,即便是钓鱼这种娱乐活动,也如走钢丝一样凶险。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011.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唯唯谔谔的邹忌》

谔谔,《说文》记载:咢,哗讼也。字亦作谔。解释了谔有直言争辩的意思。按照语言习惯,两个相同的字组合常作貌解,谔谔形容直言争辩之貌,唯唯形容行相随顺、恭顺答应之貌。历史中常扬谔谔之士,抑唯唯之徒。《贞观..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古代的“高考移民”》

读《白居易年谱》,瞧出来一点儿小猫腻:白居易祖籍山西,生在河南,户口则随他爷爷,属于陕西省渭南县下邽镇的居民。他参加科举考试,应该去陕西渭南才对;但他乡试那年没去渭南,而是去了安徽宣城报考。这在唐朝可..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妙趣横生的判案诗》

古代审判案件时,有的官员将判词写成诗歌形式,言简意赅,诙谐幽默,读来颇有意趣。南宋理宗宝佑年间,马光祖为临安府尹。所辖有座年久失修的福王府第,由平民租住。一天,福王府的人到县衙状告租房百姓,说他们拒不..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香菜吃不吃,古人也纠结》

近年来,世界讨厌香菜日流行了起来,这个日子似乎备受那些不爱吃香菜的朋友们的欢迎。关于吃不吃香菜的话题,古人其实也很纠结。起初,香菜其实可以代指很多植物,如刺芹、香薷等。但也许是芫荽过于出众,在流传中,..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比武器更重要的是智慧》

郭逵是北宋名将,他的有名不是因为冲锋陷阵的勇敢,而是因为富于远见的智慧。最初,郭逵在北宋军中只是一个下级军官,因两次准确的预言而崭露头角。康定二年(1041年),朝廷接受韩琦的主张,进攻西夏,出兵灵武。对..

历史故事 2025-04-19

历史故事《秦观:追星的最高境界》

历史故事《秦观:追星的最高境界》

如今粉丝文化盛行,但万千粉丝中,以爱豆为一生的精神偶像,并与他双向奔赴的又有几人?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就有一位追星追到和爱豆命运与共的最强粉丝秦观。追星之路秦观追星有着家学渊源。至和元年(1054年),六..

历史故事 2025-04-18

历史故事《唐宋第一毒舌》

翻开《唐诗宋词鉴赏辞典》,许多诗词是在士不遇的境况下抒发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还是托物言志,比较委婉。比如骆宾王,因为写了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下了大牢,写出来的诗是《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

历史故事 2025-04-18

历史故事《辛弃疾的豪放从来都不是口号》

辛弃疾本身是要进的, 是忠义奋发的。可是他所处的环境,有一个相对的力量压下来。所以辛词的特色,常是这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讲别的作者,他们的生平不大重要。讲辛弃疾就要对他的生平做些简单的介绍。辛弃疾出生..

历史故事 2025-04-18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