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巧审糊涂案》

清乾隆年间,嘉兴府桐乡县人冯钤任安徽巡抚。这天一早,他见衙内无事,便到后院菜园里锄草。

这菜园是冯钤到安徽任巡抚后开辟的,每当办完公事,便在菜园中耕作,还在园中草亭上书一匾额菜根香,两边木柱上自撰楹联一副:

为恤民艰看菜色,

欲知宦海问梅花。

忽然,一名衙役来禀报:老爷,外面有个商人击鼓鸣冤!

冯钤在一丛菜中拔掉一棵杂草,站起身,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水,问道:百姓有冤屈之事,不去县衙申诉,怎么到巡抚衙门来了?

衙役道:小的也是这样问那商人,要他去当地县衙,但那商人口口声声说要找老爷,说自己有天大冤屈。小的看那商人浑身是伤,仿佛刚刚受过大刑,所以让他在衙门前等候。

冯钤沉吟了一会儿,道:既然如此,必有冤屈之事,且让他进来,问一下便知。

冯钤升堂,只见那告状的商人三十岁左右年纪,果然身上衣衫破烂,裸露之处都是伤痕,便问道:堂下所跪是哪里人?为什么要越级到巡抚衙门告状?

那商人没说话先咚咚咚连磕了三个响头,悲声大哭道:小的是灵璧县人,名叫韦阿宝,以贩卖草药为生。去年年底,因进一批药材缺少资金,便向本县绅士涂士高借了白银三百两,契约上写明一年为期,利息一成半。今年冬至,小的手里有了钱,便想提前还掉银子,谁知那天我拿了三百四十五两银子去还钱,路上遇见一个投亲不遇、父死母病的五河县人。我见他实在可怜,就借给他十两银子,让他收葬父亲,为母医病,然后拿了其余的三百三十五两银子到涂家还钱。涂士高收了银子,我说第二天来补齐少的那十两。涂士高说可以,借银契约也第二天再给我。谁知我第二天拿了十两银子来到涂家,涂士高收了银子后竟说还缺三百三十五两!我顿时和他吵了起来,涂士高就把我打出大门,说让我补齐三百三十五两银子后,自会还我借银契约!

冯钤听了,知道此案复杂,便问道:为什么不去当地县衙告状?

韦阿宝道:我赶到灵璧县衙,谁知那涂士高料定我要去县衙告状,已抢先来到县衙,反诬我赖账不还。县太爷没问话先打了我四十大板,不听我解释,说契约上明明写着借银一年,要到除夕才到期,如今刚到冬至,怎么会提前两个月还账,分明是欺诈!县太爷说我赖账诬告,要判我反坐。我上下使钱,已经倾家荡产,还声誉尽毁,以后也难于做人,出狱后来到省城,求大老爷为小民做主,洗清冤屈!

冯钤沉吟道:你去还账,却没要回借银契约,看来这案子确实很难理清!

韦阿宝道:小人有那五河人向我借十两纹银的借契,可以为证。

冯钤摇摇头,说道:那五河人的借契怎么能证明你还了涂士高的银子?

韦阿宝又道:我那三百四十五两纹银,全是灵璧县城金鑫银楼兑换的整锭元宝,每锭十两,还有一锭五两,都有金鑫银楼的印鉴,那银楼老板也可以作证。

冯钤道:就算那银楼老板能证明你兑换了银锭,又怎么能证明涂家的三百三十五银子是你还的?

韦阿宝失望地道:如此看来,小人只有死路一条了!

冯钤心中思忖,韦阿宝对素不相识的五河人能借十两纹银,想来不会是刁诈之人,但案子确实极难理清。如果去灵璧涂家搜出那些有金鑫银楼印鉴的银锭,但只要涂士高一口咬定是自家之物,也难于定案。这可如何是好?

忽然,冯钤想起金鑫银楼几天前曾遭盗贼抢劫,此案尚不曾破获,心中猛然生出一计,便问韦阿宝:你是什么时候去金鑫银楼兑的银锭?

韦阿宝想了想道:那日子很好记,十一天前,十一月十一日,我兑了银子,马上就去涂家还账。

冯钤说道:如果真是这样,本官且为你想个主意。便安排韦阿宝暂且住下,让人去灵璧县传来涂士高。

涂士高接到省城巡抚衙门的传票,知道是为了那笔银子的事,想这韦阿宝竟然告到了巡抚衙门,但那借契在自己手里,任他怎么审、怎么辩,只要自己咬紧牙关不承认,又奈我何!冯钤见涂士高传到,当即升堂,却并不问韦阿宝还银子的事,把惊堂木一拍,喝道:涂士高,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勾结贼寇抢劫银楼,现在已经有人将你告下,还不从实招来!

涂士高一听是件杀头大罪,当下吓得连连磕头,口中大喊冤枉。

冯钤又是一拍惊堂木,道:涂士高,十一月十六日半夜三更,有六名蒙面盗贼,潜入灵璧县城金鑫银楼,用刀砍伤看守银楼的伙计,盗去金银器皿不计其数。本官接到暗报,说你也曾参与抢劫,快快交出赃物、招出同伙,如若不招,只有动用大刑了!

涂士高吓得瘫倒在地,瑟瑟发抖地叫道:冤枉,小人真的冤枉!

冯钤冷笑一声:你参与盗抢,必有赃物分得,既然你口称冤枉,那本官派人去你家中搜查,如果搜出赃物,一定重重治罪!于是将涂士高暂时羁押在狱中,当堂派出四名衙役赶赴灵璧县。

几个衙役快马去了灵璧县搜查涂家,第二天回来禀报:果真从涂家搜出一批银子,其中有三百三十五两银锭,那银锭上镌有金鑫银楼印鉴。

冯钤随即升堂,惊堂木一拍,怒喝道:涂士高,你还有什么话说,若再不招,大刑伺候!

涂士高磕头如鸡啄米:大老爷明察,这三百三十五两纹银,是十天前本县药商韦阿宝归还小人的

胡说!冯钤喝道,本老爷早就听说,你不曾收到韦阿宝的银子,还在灵璧县衙告了韦阿宝,今天怎么又说是韦阿宝归还了?

涂士高道:那是小人一时糊涂,起了贪心,当时确实是收了韦阿宝三百三十五两银子,但没将借契归还,还诬他赖我银子。小的该死,大老爷若不信,可以找韦阿宝对质!

冯钤冷笑道:灵璧县早就判决此案,说韦阿宝并没有还你银子,今番对质,如果韦阿宝不承认这三百三十五两银子是他归还你的,你又该如何解释?

涂士高连连磕头:就靠韦阿宝救我了,就靠韦阿宝救我了!冯钤又是冷冷一笑,吩咐左右:传韦阿宝上堂!

那涂士高一见韦阿宝上堂,连忙趴在地上,跪着爬过去,连连叫道:韦兄弟救我!韦兄弟救我!见韦阿宝不理睬,又叫道:都是我的错,不该起贪心,这三百三十五两银子确是韦兄弟你还我的呀!

冯钤又是一拍惊堂木,道:涂士高,你既然承认这三百三十五两银子是韦阿宝归还,那韦阿宝为了这桩官司倾家荡产、声誉尽失,还险些丢了性命,你又如何赔偿?

涂士高连连磕头:小的知错,小的情愿尽数赔偿韦阿宝,至于韦阿宝的声誉受损,请大老爷裁决,小的一定补偿!

冯钤见目的达到,便当堂宣判:韦家一切损失,由韦阿宝列出清单,让涂士高赔偿,判涂士高写悔过书,张贴在灵璧县衙门前,以还韦阿宝的清白。

这时的涂士高,哪里还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一桩糊涂案被冯钤巧使计谋,审理得清清楚楚。

更新于:4个月前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312.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插队》

恶人爱插队?惩治有妙招!明代末期,平安城里有个名人,名叫王霸,靠着祖传家业,整天不务正业,仗着学过几天功夫,到处欺男霸女。而且此人有一个独特的癖好特别爱插队,吃饭、买东西、看戏,就没有他不插的队。用他..

民间故事 2024-11-16

民间故事《老子英雄儿汉奸》

民间故事《老子英雄儿汉奸》

都说虎父无犬子,可就是有那么一个英雄爹,生了个汉奸儿子。英雄爹想不明白,决心把儿子带回家再说,但他发现这事并不简单1、父子冲突老关是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别看他没上过学堂,大字不识一个,却一向深明大义。..

民间故事 2024-11-16

民间故事《情义坑》

民间故事《情义坑》

财主意图不轨,设下种种圈套;少女宁死不从,幸得相助之人。说人世疾苦,道人鬼情深,虽是阴阳相隔,终究善恶分明1、乘人之危早年间,滦州城西老孙家有个女儿叫孙小翠,年方十九。小翠爹是一名车夫,给滦州城里的财..

民间故事 2024-11-16

民间故事《赌神的最后一战》

一、民国年间,耒阳城里繁华开化,茶楼酒肆、秦楼楚馆、商贾贸易,一应俱全。更兼南正街开有一家博弈馆,引得各色人等纷至沓来,热闹非凡。其实,这个博弈馆就是赌场。一座青砖木架的小二楼,门额上写着博弈馆三个字..

民间故事 2024-11-16

民间故事《千里送芦根》

黄义斌到任临州知府,带来了一个名叫陈文静的师爷。陈文静瘦得皮包骨头,但两眼放光,很是精明。陈文静到临州不久,因为水土不服,就得了口疮。口疮当然算不得啥大病,但久治不愈,真让陈文静有苦难言。他时常手托着..

民间故事 2024-11-15

民间故事《残书之谜》

民间故事《残书之谜》

1、丢了序文刘大经在古水镇开书店,一边销售图书,一边做古籍修补生意。前些时,下了一个多月阴雨,天晴后发现纸张发霉,刘大经想起仓库里还有几百本古籍,怕它们霉烂就搬出来,下块门板架在店门前,把古书摊在门上..

民间故事 2024-11-15

民间故事《情依聚宝盆》

凤凰山下的靠山屯村,有个叫马小程的后生,心眼儿好,也有把子力气。他家里穷,只有几亩薄地,逢到农闲的时候,他就上山去打柴,补贴家用。这天,他上山打柴回来,正好赶上下雨,他就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避了一阵子,..

民间故事 2024-11-15

民间故事《夺命虎睛》

民间故事《夺命虎睛》

一、老实人七姓甸坐落在长白山脚下,村小人少。二爷爷张锁为人本分,生性腼腆,可就是这样一位老实人,那天清晨却性情大变,如同饿狼般扑向了已怀有8个月身孕的冯巧娥!按辈分,张锁一直管她叫嫂子。她的男人绰号刘..

民间故事 2024-11-15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