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君王真正的姿态》

李世民砸过魏征的墓碑。对于熟悉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习惯于臣谏君听模式的诸位,初听这个故事,自然大为吃惊。颇有种啊,小时候听的王子公主童话都是假的之感。

当然,砸过之后,又重修了。这件事本身琢磨起来,比魏征直言,李世民纳谏更有趣。

魏征死时,李世民四十五岁。他对魏征是从忌惮,再成为君臣,成为好搭档。虽然许多次冲动地要杀他,所谓杀此田舍翁,最后还是算了,终于到他死了,思念不已。

然后,忽然有人提醒他:魏征许多进谏是有底稿的,他私下里还编纂进谏语录,打算把好名声传之后世呢!李世民听了难免不悦:敢情,这进谏是秀姿态啊!

再有人说了:陛下,这人跟杜正伦、侯君集有染。这可不得了了。前一件事,打击了李世民对魏征的信任。后一件事,是李世民的逆鳞、隐痛,谁都不能碰。

魏征曾经说,杜正伦与侯君集的才华,够宰相。杜正伦是太子左庶子,是辅佐太子承干的。当时李世民私下里跟杜正伦说,我儿子似乎不亲近好人。

杜正伦去劝谏太子时,把这话说了,太子跟父亲生气:你这么说我?

李世民反过来生杜正伦的气:怎么传小话呢?于是李世民贬黜了杜正伦。侯君集是凌烟阁功臣之一,与太子承干策划兵变,完蛋,被处决。

所以魏征真正的问题,不是推荐错了宰相,而是他推荐的人,都与太子谋反有关。李世民一生至险之事,是玄武门之变,从此兄弟反目,海舟逼宫。

这是他心口永远的阴影。其他时候,他是个豪迈的明君。但在人伦夺权问题上,李世民一辈子都紧张。魏征,是大子建成的人。王夫之吐槽过魏征,认为他先是观望,等太子一死,就去向李世民请见投效,是功名之士。

太子死,遽即秦王而请见,尤义之所不许也斯则其不得与管仲均者也。夫魏征起于群瓷之中幸自拔以归唐,功名之士耳。(王夫之《读通鉴论》)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重用魏征,是因为他的才华,也是因为要向天下昭示:我用人不疑,不念旧恶。这是个姿态。

在此过程中,从最初的彼此心怀芥蒂,到一个敢言,一个纳谏,他俩磨合出了不错的君臣关系,至少对外如此。虽然还是会私下里彼此骂骂咧咧,欢喜冤家。直到魏征死,李世民还痛哭流涕,以人为镜之类的言论,亲写墓碑。又是看画像,又是赋诗。到此为止,就是君明臣贤的模样。

魏征可能伙同太子一起谋反我,这是李世民一辈子的阴影,所以砸碑去了。魏征死那一年,即公元643年,是贞观朝转折的年:太子承干事发。李世民连有谋夺太子位的李泰也一并扔一边,立了李治。所以他对魏征的这些举动,都和太子有关。非常时期,必须有非常之举措。

实际上,对古今中外一切君王,立嫡都是极敏感的事,跟错皇子都可能要被秋后算账,何况还牵涉一个谋反的太子?

到这事稍微冷一冷之后,李世民重新为魏征立碑:辽东之役,高丽、靺羁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军还,怅然曰: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

风头过了,恩遇又回来了。实际上,这才是李世民的真姿态。他并不是个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君王。

他武将出身,冲动热血,而且有自己的阴影。但事情过了之后,他能自责,能把事情挽回类似于他生涯最后的征辽之役,没有像隋炀帝似的一打再打三打,而是回来就感叹:有魏征在,不会来打呀!

这方是君王真正的姿态。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588.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部费”:清朝衙门潜规则》

历史故事《“部费”:清朝衙门潜规则》

要报军费?先缴小费!清同治七年(1868),湘军和淮军合力镇压了捻军,绵延十几年的战乱终于平息。然而,曾国藩和李鸿章顾不上庆功,便又为另一件棘手的事伤透了脑筋。这件事,就是报销军费。按照朝廷的规矩,报销军..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吉地的风水战》

光绪帝的崇陵是中国最后一座帝陵。崇陵位于清西陵内,原名九龙峪,被确认为万年吉地后,更名为金龙峪。当时及后世均有传言称,慈禧太后过于强势,所以光绪帝在世时,不曾营建万年吉地。在光绪帝去世后,方才急匆匆地..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好领导都会赏罚分明》

无论古今中外,说起好领导的品质,大凡总有这么一条:赏罚分明。的确,凡是有水平的领导,都不会一直让手下人辛苦卖命而不给任何回报。《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中,刘备在历经艰险,失去了庞统,请出诸葛亮后,终于拿..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史上另一起“玄武门政变”》

历史故事《史上另一起“玄武门政变”》

玄武门下聚集了500羽林军历史上最有名的玄武门位于长安(现今的西安),李世民在此主导了玄武门之变。而事实上,洛阳玄武门的故事同样精彩。神龙元年(705),李显与张柬之等宰辅重臣正是从这道城门杀入大内,逼迫武..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中共八大幕后故事》

历史故事《中共八大幕后故事》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刘少奇负责起草政治报告八大的准备工作,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的。根据分工,刘..

历史故事 2025-04-21

历史故事《司马错三招辩倒张仪》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有一个《司马错论伐蜀》的片段,记载了司马错与张仪的一场经典争论。这是战国史上着名的辩论,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这次却败在同样滔滔雄辩、有理有力的司马错面前。司马错跟张仪在秦惠王..

历史故事 2025-04-20

历史故事《<文心雕龙>:刘勰的幸运跑题》

历史故事《<文心雕龙>:刘勰的幸运跑题》

发奋读书刘勰的祖上曾显赫无比,有一位先辈曾是汉城阳王,但不幸的是,到了刘勰的父亲这一代,家族没落为庶民。虽然刘勰的父亲发愤图强当上了校尉,却仍囿于底层,无论如何不能与祖上的荣光相比。祖上显赫,通常会对..

历史故事 2025-04-20

历史故事《紫禁城里的革新者》

历史故事《紫禁城里的革新者》

溥仪生于1906年2月7日,是正宗的00后,20世纪的00后。3岁入宫,19岁出宫,在紫禁城里,溥仪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以溥仪一生的政治经历来看,溥仪很难说有什么政治天赋,因为他始终未掌握实权,政治理念更无从说起..

历史故事 2025-04-2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