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90后中国姑娘靠画画只身闯入福布斯榜》

到底是谁,竟然把乔布斯最爱的性冷淡风,从苹果的官网上给挤下去了?来,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个中国姑娘,倪传婧。

2014年5月,才25岁的倪传婧(Victo Ngai)靠着插画,就成了福布斯30under30(30位30岁以下的)艺术榜单上最年轻的得主之一。

那些老外说,Victo画里浓郁的中国风,都让他们醉了。

黑头发黄皮肤的她,本科毕业不久几乎拿遍了插画领域在美国可以拿到的大奖。

受邀为《纽约时报》《纽约客》《华尔街日报》等美国主流媒体作画也是家常便饭,尽管那时候西方人连拗口的Ngai倪都念不清楚。

可她并非科班出身,真正开始接触艺术,也就从大学开始。

幼年在广东,成长在香港。

在那时香港的中学里,大家都认为只有医生、律师才能挣大钱,才算是出人头地。

要画画?没出息,或者那是青少年的梦想,不切实际,顺便附带一记白眼。

不过,好学生倪传婧从没这样想过。

童年在深圳学画,她一直记得老师颇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不会一味强调绘画技巧,而是鼓励孩子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蓝色的太阳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从那时起,小学、中学美术课作业成了她最期待的事。

当时的学习方式让我真心地喜欢上和享受画画,因为我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讨好他人去做这件事情。

所以在高中会考的时候,成绩优异的倪传婧终于鼓足勇气,告诉妈妈:我想学画画!

还好,向来开明的妈妈只是吃惊了一下:想好了吗?这样的职业很可能以后是没有饭吃的。如果你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我就支持你。

那时年少轻狂,倪传婧腹诽:哪有那么困难?

于是参加了艺术类考试。

就这样,没经过正统艺术教育的倪传婧,来到了号称艺术哈佛的罗德岛设计学院。

刚进大学的时候,倪传婧并不知道自己擅长和想做的是什么,于是选择了平面设计作为专业。

可是,她的生活却渐渐被怀疑和疑问给占据了。

我画得够专业吗?

同学们都好厉害,我毕业该怎么办?

这次成绩能不能及格?

原本她是怀揣着对艺术很大的热情进入学校的,这下,却成了应付毕业。

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就成了倪传婧在短暂的大学时光里一直努力的目标。

但是导师的一句话,拨开了她心中的迷雾:风格是绘画中必须存在的,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一样,每个人的绘画风格也都会不同。

而最重要的,是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

从小,倪传婧喜欢用绘画来讲故事、表达想法。现在,经过一两年的探索,她终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画插画。画插画,对于倪传婧来说,就是写一篇命题作文。将一个故事甚至一篇小说,提炼凝结,冻成一个定格画面。

更妙的是,因为在香港长大,她的插画里带了更多的东方味道,每一个都是她成长的烙印。

她画画喜欢用工笔线条细细勾勒,一看,就是香港窄巷子电线杆高楼大厦的味道。

画这个《碗盖头》,一看就知道,那是小时候剪西瓜皮头的真实记忆。尤其里面还添加了很多童年的东西,比如老式的热水瓶、电风扇,还有沙发上的珠珠挂饰。

如果说黑色、骷髅头,在西方的语境里代表死亡,那么蝴蝶则蕴含更深的中国味道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不都化蝶而逝了吗?

即使有优秀的作品,插画家找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在毕业后的一年之内,不能将学生签证换成工卡,倪传婧就必须离开美国。于是刚毕业她就搬到了纽约,立志闯出一片天。

如果你爱他,请带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带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地狱。

房租太贵,她住进了远郊布鲁克林的黑人区;生活费太高,她每天只吃打折的快餐。

省下来的钱,全用来推销自己了。

每天在Google上搜索各个编辑的邮箱,厚着脸皮给他们发邮件,甚至不停地打电话推销自己,还将自己的作品印成明信片发出去。

那一年她印了600张圣诞卡,每张卡背后都亲手写上自我介绍和作品的网址。

她还记得那时候的邮票可贵了,美国国内是38美分,寄到加拿大,就要98美分。

为了画画,她甚至给花店写贺卡。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无耻。说起这段日子,倪传婧总是会脸红。

可是除了独有的艺术风格,她坚韧的性格也才让更多人看到了她的作品。

凭着独有的艺术风格和这份执著,她的作品获得了《纽约时报》美编的赏识,开始不断有作品发表。

当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福布斯艺术榜榜单上时,当初的坚持都有了回报,自己的作品也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熟知,更多的工作找上门来。

而她妈妈终于舒了一口气她是真的怕女儿没饭吃。

她画的《星球大战》,很有门神范儿;她画中国的城市和山水,令人耳目一新;她画捕鱼,画出了几分荷塘月色的味道。

她画奥美广告猴年的宣传图,告诉别人团队合作,让猴子捞月也成了可能。

18岁的女孩决心学画,25岁就荣登福布斯艺术时尚榜单,倪传婧觉得自己做了一个不可能的梦。

她说,是香港的成长环境影响了她的创作风格,是罗德岛的专业学习培养了她的技能,是纽约的氛围激发了她的灵感。

我不觉得艺术是难走的路。这世界上,样样都不容易。但最关键的是,她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执著,在这个浮躁的竞争环境里找准了自己的声音。

就像《春节自救指南》里唱老王,谁要跟你去攀比,前程自己拼才有意义,用自己的声音唱出梦想,也许就很动听呢。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4700.html

相关推荐

哲理故事《三人行》

你知道登山的规矩吗?我是说训练有素的专家结伙去征服险峻的名山。他们三个人拴在一条长绳上交替前进,倘若一人不慎失足吊在悬崖峭壁之外,其他两人要合力把他拉上来。倘若费尽力气,营救无功,悬空吊着的人最好自己..

哲理故事 2025-04-04

哲理故事《绑鱼活得久》

在南方某些县城的鱼市场上,你会看见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一边是大盆子里在水中活蹦乱跳的鲜鱼,一边是用细麻绳严严实实地捆绑成弯月形、井然有序地放在木桶里出售的鱼。不知底细的你肯定买盆子里的鱼,那就错了,那..

哲理故事 2025-04-04

哲理故事《巴克卖刀》

有个叫巴克的年轻人拜圣地亚哥著名的铁匠史密斯为师,学习打制刀具。几年后,巴克手艺学成,史密斯骄傲地说:你学会了我的手艺,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没想到巴克并不急着开自己的打铁作坊,而是去了外地征询别人对刀..

哲理故事 2025-04-04

哲理故事《以鱼的角度思考》

那一年,我大专毕业后到省城找工作。在这个学历满天飞的时代,大专文凭找工作实在太难了。幸好,我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太高要求,在一家刚成立的小公司落了脚。公司刚刚成立,加上我才5个人。老板倒是有工作经验,刚..

哲理故事 2025-04-04

哲理故事《一字之量》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在西安上市时,新华书店约作者签名售书。他们为陈忠实做了一张精美的名片,准备随书赠送给读者。签名售书前夕,书店经理亲自拜访陈忠实,并将名片的样品给陈忠实过目,名片上印的是:现代小说..

哲理故事 2025-04-04

哲理故事《成为叫醒兔子的好乌龟》

有一次,我在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时,向前排的几位听众提问:你们觉得当时兔子应该怎么做呢?他们都回答:不应该睡觉,应该踏踏实实地努力跑到终点。这是一般人都会给出的标准答案。接下来,我问了K君同样的问题,..

哲理故事 2025-04-03

哲理故事《跌倒以后》

有一次,我在家照看小孩。他在一堆沙中玩装卸游戏,我坐在不远处玩手机。突然,他被一把玩具铲绊倒了。我起身走过去想要扶他,他却自己爬了起来,甩开我伸出的援手,若无其事地继续玩耍。我有些诧异,退回原处观察。..

哲理故事 2025-04-03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