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欠我六毛钱

文 / 李焕龙

那一年我16岁,母亲36岁。

那一年是1977年,我上高中一年级,母亲不让上,叫我回家务农。因为当时家里七口人吃饭,靠父亲每月41元工资和她每天的8分工,几乎无法维护生活。我去问生产队长:如果我回来和你一样的干活,能不能给我一天10分工?队长将我单薄的身子一掌推出一丈远,不屑地讥笑道:给你7分,就不错了!我大吃一惊:连个妇助劳力都不如?队长又笑一声:你以为你能行,哼!我转身走了,回家哭求母亲:我要上学!母亲想了想,叹口气,进屋半晌,为我称了六斤大米,取了三块钱。我连夜赶到茨沟中学,成为高一(一)班第49名、即最后一名注册学生。

当时每周要上六天课,只休星期天。我们的伙食是每天一斤粮,早饭二两,午饭、晚饭各四两,每斤粮收一毛二分钱的伙食费。交粮要求细粮,不收原粮,如收则每斤付二分钱加工费;粮食要求粗细各半,大米、小麦面粉为细粮,苞谷针及豆类等为粗粮。

弄清了这些,第一个周的星期六下午回家,我就告诉母亲:我每周只要五斤粮、六毛钱就行了。母亲望我一眼,目光中带着询问。我用小木棍在地上算账:我星期天到校不吃晚饭,星期六早上和中午一顿都不吃,下午赶回家来吃。这样,一周只在学校吃五天饭,五斤粮,能省一斤粮食、一毛二分钱……

母亲听明白了,淡淡地笑了笑,继而又面无表情地望着屋外的夜空说:你明天去,得给老师说,欠他六毛钱……

我惊了一跳:这咋行呢?

母亲叹了一口气:我们欠了队上的粮钱,你爸三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还账……要不,我等哪天下雨,队上不出工了,去砍柴卖……先欠你六毛,行不?

我脱口一声“行”,就上楼睡觉,然而这一夜,我未眠。因为,没这六毛钱,咋个行法?

天刚露白,母亲喊我起床吃饭,并告诉我,她让隔壁表哥带我上山砍柴,卖钱上学。

于是,我开始了第一次靠体力赚钱。可是,忙活了大半天,累了个大半死,只从山上扛回来72斤桦栎棒。按当时干柴一块钱、湿柴七毛钱的市价计算,只挣了五毛钱。

其实,要不是国营食堂的陈姨开恩,还卖不掉呢。当时,我跟着表哥,将柴扛到公社、粮站等六个单位,人家都不要。来到国营食堂门口,陈姨指着我表哥说:快走快走,不要不要,卖柴的比买饭的还多,哪儿来的钱买柴呀!可是,当看到气喘吁吁、面红耳赤的我,陈姨愣了一下,转身取出杆秤,默默地把柴买了。那年代,那代人,总是默默地、隐忍地做着一些难做的好事。

向表哥借了一毛钱,凑齐了伙食费,我便按时走进校门。

可是,这天晚上因为沒吃晚饭,我饿得口流清水、胃里发烧,连出气的力都沒有了。

到了星期六,因为早上和中午没有吃饭,下午放学后,我饿得走不出校门了。那时的人缺乏营养,少吃一顿饭就精疲力竭心发慌。更何况,正在长身体的我们,一天就只有这三碗稀汤……

学校管后勤的王老师见我趴在乒乓球案子上吐清水,就过来询问。知了实情,王老师建议我勤工俭学,为学校基建办烧砖做瓦。

听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子来了劲头,拼命地奔出校门,跑到老庄街上,喊来三个男同学。那时,因为开门办学、踢开课表闹***和学工学农又学军,我们这代高中生,论学习可能缺七少八,论做砖瓦之类的技术活儿和挖土、担水之类的体力活儿,我们真的不在话下!

连续一个月的每天晚上夜战,我们四个人喜获丰收,烧了一窑瓦、两窑砖,按照一页瓦一分二、一块砖一分钱的价钱,我们每人分得三十一元!

这钱来之不易呀!正、二月份的雪夜里,为了和泥,雇不起牛马的我们只好自己做牛马,脱了棉裤,光着腿杆子下到稀泥池子里和泥巴!还有钻红窑的灼热,抬砖坯的挣扎……唉,这钱就是血汗钱!

然而,有钱才能读书!这一学期,我用自己挣的钱买粮食、交伙食费,很少回家,集中精力补上了数学等初中期间因学校缺老师而拉下的课程。

暑假,又到地质队去扛土火车的铁轨,出了大半个月的臭汗,挣够了下半学期的书本费和学杂费。

秋季开学后,我们四个同学又寻到了挣钱的路子:为邮电局栽电线杆挖窝子。整整半年,我们于晚自习后干一夜、休一夜,凡干就是一个通宵。由老庄街起,上至景家,下到松坝的傅家河两岸,我们挖了110个窝子,除了工具、爆破、伙食等开支,每人挣了四十多元。

六十多个夜晚,每晚只挣七毛钱,现在的年轻人用现在的工价、物价是算不清这个价值的。但在当时,一个农民一天的十分工只值一毛钱左右。如此对比,我们算是挣了大钱!因为,我拼死拼活干一夜,能挣来一个周的伙食费!

自此,我的高中生活便因勤工俭学而痛苦并安宁着。痛苦,因为常常夜间需要又饿又累地干活;安宁,因为我没有了退学之忧。

最为舒心的是有了物资保障,我不仅实现了假期下安康、过西安、进北京的梦想,还买回了自已昼思夜想的《新华字典》!

最后一学期开学时,母亲取出一把硬币,轻声细语地对我:这是我欠你的六毛钱,拿去吧!

油灯下,母亲掌上的硬币泛着银光。我拉过母亲的手,把这二十多枚硬币握进她的掌中。

母亲无言,我亦无语。

只因当年欠我六毛钱,母亲让我学到很多,赚到很多。

如今要还六毛钱,母亲让我想起很多,感念很多。

久久,久久,母亲望着手中的硬币说:不还也好,让我一辈子欠着……

我笑笑,看着母亲捏钱的手,心想:这六毛钱永远欠着,能让我随时想着您是如何催我成长的、怎样教我自立的……就能让我永远想着,母亲如何挂欠我,我该如何回报母亲……

更新于:2天前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912.html

相关推荐

母亲的月季花

母亲的月季花

我并非特别爱花之人,但之于月季,却情有独钟。不为别的,只为母亲。母亲生前是个爱花的人,养的最多的是月季。母亲总是仔细地侍弄这些花。进入冬天,为防止花冻死,要将大大小小的花盆搬到生着炉火的屋里。种在屋外..

亲情文章 2024-11-07

母亲的坚强

母亲的坚强

妻爱吃母亲种的菜,母亲种的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吃起来格外有味道。母亲估摸着我们的菜吃完了就会及时送来,每次来,放下东西来不及歇歇就走。我留她住一晚,她说,屋里一大堆事等着,丢不开。母亲已经69岁了,望着..

亲情文章 2024-11-07

母亲的臂弯

母亲的臂弯

一生中写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唯独不敢触及母亲的臂弯。不是害怕那里藏着的往事把我击碎,而是担心我掌握的词汇有限,无法准确表达出我对母亲臂弯那份独特的感情。从我记事起,我就拥有着母亲的臂弯,不离不弃,时时..

亲情文章 2024-11-07

两个母亲

两个母亲

两个母亲的两个儿子同在科学院科考队工作。近日,两个儿子与其他数名同事被派往新疆作为期40天的科学考察。自打儿子动身出发的那一天,母亲甲就陷入了重重忧虑之中,她知道新疆那地方人烟稀少,炎热缺水的千里沙漠弄..

亲情文章 2024-11-07

母亲的一次旅行

母亲的一次旅行

文 / 侯慷知道母亲今天要来看我,昨晚就调闹铃。早早起床洗漱收拾,电话询问母亲是否上车,知道她已经上车,便早早出发去车站接母亲。这是母亲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看着她从隔着广告布的侧门出来,老远迎上去,那一..

亲情文章 2024-11-06

母亲和火车

母亲和火车

文 / 马卫母亲不识字,所以出门艰难。我大学毕业后,分在大巴山区的县委机关工作,离川西老家很远。母亲很想来看我,特别是我有了孩子后,更想来看看孙子,隔代亲嘛。这就得坐火车,不识字的母亲,要坐火车就得有人..

亲情文章 2024-11-03

母爱的声响——一个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故事

母爱的声响——一个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故事

母爱的声响人类生命中最伟大的情感就是母爱。母爱是无私的、宽容的、关怀的、慈悲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情厚爱。它像一阵温暖的风,柔软地抚慰着你的心灵,激励你勇往直前。本文以母爱的声响为主题,讲述一个母亲和..

好文精选 2024-11-03

欠母亲七个中秋节

欠母亲七个中秋节

文 / 刘希结婚七年,历经了七个中秋节,我却没回家过一次中秋节。远嫁的我,又远在外地打工,逢年过节,都是我们加班忙着赶货的时候,很难请假回家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所以,扪心自问,我算一个未尽到做子女责任的..

亲情文章 2024-11-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