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100年前,究竟什么人能进清华?》
2024-10-03 08:42 历史故事
熟悉清华大学校史的人知道,凡是在1925 年清华开设大学部当年或之前进入清华,如果没有被开除,都可以公费留学美国。在人人巴不得能够留学的时代,能进清华的天之骄子们,都是什么人呢?
什么人可以考清华?
此时,由于国内的留学预备学校还没建成,改为只录取20 岁以下的学生,并在考选后直接派出国,这前三届留学生被称为甄别生,共180 人。后来名满天下的胡适、赵元任、梅贻琦、竺可桢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11 年,游美肄业馆更名清华学堂并首次开学,468 人在北京宣武门内学部举行了入学复试,全部合格入学,成为清华最早的一批学生。他们当中有许多后来成为着名的学者,如化工专家侯德榜、哲学家金岳霖、中国真菌学的创始人戴芳澜等。
那时,清华除了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汉口等大城市招考外,因为要按省额收取学生,所以各省也实行初试,然后推荐学生去复试。
关于各省送选学生的名额,则严格按照当初《辛丑条约》中赔付的比例划分。学部定出以每十二万九千五百两摊一名学生的原则,就连插班生补替的名额也是根据各省原来的数额。比如山西每年只取一名,山西籍物理学家任之恭1920 年考了第三名,却得到复试入学的机会,因为前一年清华有几个山西学生考试不及格退学了。像江苏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当初赔得多,留学名额就分配得多。
1912 年10 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归北京政府外交部管辖。学制八年,分中等、高等两科,高等科毕业后一般插入美国大学二、三年级。
在大城市生活的,消息灵通一些,所以京津沪不少中学和教会大学的学生去考;着名中学的学生,例行报考;也有重视教育的地区,老师用心于学生的,会为学生筹谋。社会学家吴文藻,就是因为得到一个中学老师的赏识,劝他考清华以留美,同宗代筹了旅费,并带他进北京。为了留美,许多考生不怕重读,有时城市的考场里,几十个考清华高等科的考生多是大学生。
清华的考试科目繁多,考中等科和高等科的要求不同,随着时间推移,每年科目也有变化。1910 年游美学务处举行的第二次直接赴美的留学生考试中,所考科目除中文论说和德文或法文外,一律采用英文考试。到后来,考清华高等科插班的人,除了国文、历史之外,都用英文考。语言学家李方桂说,第一考卫生,他们在考前打听考试用书,几个学生合买了一本清华上课用的英文卫生课本研读;第二考劳作、木工,但中国的中学里没有做过木工;最后,还考地理、算术、外文及其他科目。
被清华录取的学生过去所学多是科学、农业、各类工程和技术专业。他们中大部分人要去美国学习科学和工程技术,少数学习文科,极少学习政治类专业,这也是当时清政府所规定的以十分之八习农工商矿等科,以十分之二习法政理财师范诸学。
清华是权贵的学校吗?
事实上,清华里确实不缺满汉王公大臣的子弟,例如清廷重臣端方的儿子、邮传部尚书的孙子等,民国的权贵和名人子弟也有不少。传说清华有特别生制度,是为民国副总统冯国璋一家子弟而设。冯国璋十三四岁的小儿子及孙子向学校缴了巨款,未经考试便进了中等科一年级,全校只有这两个特别生;又有传言说还有萨镇冰之孙以及梁启超的三个儿子。这些人除了冯国璋的儿子外,其他后来都留学美国。
当时清华已被人称为贵族学校,因为有不少显贵人物的子弟还冒名顶替边远地区学籍骗取入校资格,不过表面上还是要经过考试,借以掩人耳目。
议长汤化龙的儿子也是清华的学生,他回忆说:由于父亲当年任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我于1917 年考进在那时极难挤入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诗人柳亚子的儿子柳无忌则是明明白白走后门,他的舅父在清华教书,设法让他不经考试进入清华。正巧碰上那一年清华改为大学,新入学的学生都属新制,毕业后并没有留美资格,而柳无忌竟然延用旧制,可以留学美国。我与他们同时入学,却插在旧制高等科三年级,两年毕业后,仍能出洋,这是因为家庭为我付了巨大的金钱代价。
据说,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遇到过不少请托入学的事,不过,他为人正直、爽快、有本事,基本上都拒绝了。后来当了清华教务长的着名社会科学家潘光旦也遇到过请托的事,那时清华已经不送学生出国了,但还是名校。在昆明也有人想把自己的子弟塞进(西南)联大来,我都拒绝了。有意思的是,潘光旦自己考清华时,却认为此中不可能没有关节,因为他的舅父当时在南京管教育,结果200 多人考,只有11 个名额,而他和表弟就占了两个。
虽然有学生走后门,但是清华考试也招收平民子弟。建筑学家杨廷宝说过:念清华的,大多是一批富家子弟,也有像我这样家境窘困的子弟。其实所谓富家子弟,未必就是巨富。比如文学家吴宓,也就是来自陕西的一个小康之家。这一点,潘光旦的概括比较接近真相:我是有过几个过从很密的来自工农家庭的同学。官僚、地主、买办、士绅与小资产阶级的子弟占压倒的多数是无疑的。但是大官僚、大地主、大买办家庭出身的似乎也不太多,一般都是较简朴的。
就算是权贵子弟,进了清华,作风还是比较朴素的。着名爱国民主人士、民盟领导人潘大逵回忆说:冯氏叔侄(冯国璋的子弟)在校中生活还比较朴素,读书也能用功,未有娇生惯养恶习。如我有时为他们补课,他们就争着为我擦皮鞋。
清华最初是男校,直到从1916 年开始第一次向中国女学生开放,在上海公开招考男女专科生,在美国留学的时间与清华生大约相同,费用一致,算是让女学生也有公费留学的机会。招考时规定参考者必须品行端正、贤淑,没缠小脚,没有订婚,不超过23 岁,国文达到中学毕业程度,英文及科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就读。那一年经过层层考试后,共选拔出10 名中国女生赴美留学。
从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到清华学堂正式开学,到1928 年改为清华大学,庚款赴美留学生共计1000 余名。以清华为中坚力量,形成了清末民初赴美留学的高潮。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不幸之中,清华又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希望她的明天越来越好。
更新于:1个月前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