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陶渊明的冲淡》

夜读包光潜先生的佳作《陶渊明的红颜知己》,在为五柳居士感慨嗟叹的同时,不禁想起他的诗歌风格以及由此产生的处世哲学冲淡。

冲和、淡泊,叫做冲淡。这本是中国古代诗歌风格之一,与纤秾相反相成。陶渊明称得上是冲淡的开山鼻祖,这是因为他的诗歌多描写平淡的日常生活,然而历代文人多是不屑谈生活和农事的,特别是在讲究文章词藻华丽的晋代,陶渊明冲淡平和的诗风实为一大另类,然而他的诗却能在平淡处见神奇,于朴素中见绮丽,将日常生活诗意化是一大创举,亦是陶诗的审美意义的所在。故而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他开千古平淡之宗;朱熹评论称: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苏轼则谓: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陶渊明冲淡诗风的形成,其实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从魏晋到南北朝,诸多门阀贵族争斗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士大夫和文人们经常生活在既富贵安乐又忧生杂念的状态之中,尤其是嵇康、谢灵运等人的惨遭杀戮,更是从灵魂深处触动了一群桀骜不驯的觉醒者。在这群觉醒者中间,阮籍是一位,陶潜则是另一位。不过阮籍比较消极,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他采取的是不涉是非和明哲保身的态度,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或缄口不言;而作为晋大司马陶侃之后,本应步入仕途、承续家风的陶渊明却十分坚决,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只取平淡清净为乐,将自己完全放逐到南山与东篱之间,故而陈寅恪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淡之关系》中说陶渊明的冲淡,是信天师道的冲淡,这寥寥四字言简意赅地点明了其归隐的果毅。

从本质上说,陶渊明冲淡的处世哲学,是他见多了沽名钓誉、贪饵吞钩、奴颜屈膝、背信弃义等等卑劣行径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他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和阳奉阴违的世态炎凉中,开始明辨其中之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同时发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温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快慰,这才是他梦寐以求并不肯舍弃的理想生活,他能在这里真正领受到生命回复本性的快乐和幸福。

有一点需要强调:鲁迅先生曾经提醒人们注意冲淡平和的陶渊明,背后还有其刚猛雄放的一面。其实这不难理解,年轻时的陶渊明也是心存理想、抱负远大的,他的诗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就是最好的证明。即使在他41岁归隐山林之后,也还有再度出仕的可能,统治者曾在他49岁和54岁时两次征召其为着作郎,陶渊明都毫不动心;江州刺史檀道济上任后亲自带着米肉去看望他,也算是礼贤下士了,可陶老夫子依然我行我素,将其米肉挥而去之。

学一学陶渊明冲淡的处世哲学吧,因为冲淡能够帮助我们树立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的信条,明确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的理念,最终达到平和兼有淡泊,返璞复又归真的至美至善的境界!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037.html

相关推荐

我的理想,沿陶渊明足迹迅跑

我的理想,沿陶渊明足迹迅跑

好容易逃脱企盼不为功名利禄苟活人间真正的恬适生活是不违背自己心愿/天天如蝼蚁忙忙碌碌去找寻身体之外邪说异端欲望如同生根发芽地狱开花在罪恶万丈深渊/特欣喜往人的轨道前行赏花茗月瞧地看天惟留一丝饥饿种子在爱..

情感文章 2025-02-04

历史故事《顺治皇帝到底有多宠爱董鄂妃》

顺治皇帝是一个痴情的种子,他独宠董鄂妃,直到现在,两人的爱情故事还被很多人津津乐道,那么,顺治皇帝到底有多宠爱董鄂妃?你真的了解吗?去其实,专家们给出过一组数据,看到之后,很多网友都惊唿:不再相信爱情..

历史故事 2025-01-21

历史故事《李自成为什么只做了42天的皇帝》

懂得历史的人都知道,有一位皇帝在朝政时常非常短的,这位皇帝就是-李自成。那么李自成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就让他当了42天的皇帝呢?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李自成的事迹。在1644年3月,闯王李自成带领军队攻打..

历史故事 2025-01-21

历史故事《司马懿成就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武侯弹琴退仲达的情节脍炙人口、流传广泛,人们历来普遍称赞诸葛亮料事如神,讥笑司马懿胆小多疑,但鲜有人知道发生在空城计背后的一些故事。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出兵北伐屡战屡胜,魏军上下没有人是..

历史故事 2025-01-14

历史故事《名将白起的“牛肉令”》

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一生征战无数,平生大小70余战,从未有过败绩。其作战特点之一就是进行精确的战前料算。著名的长平之战后期,白起在一次奇袭大战之前,忽然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将士只配发冷食,而且常食..

历史故事 2025-01-14

历史故事《清朝满族家庭中女子的地位高吗?》

清朝满族女子在家中的地位相当的独立,虽然平常与丈夫吵吵闹闹,但到中年都要掌管家中的一切。丈夫也当甩手掌柜子,把一切事务交给妻子打理。这与现在的家庭相差无几,妻子掌管家中的一切财政大权。但与现在相差甚远..

历史故事 2025-01-1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