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代的穷人穿什么》

中国人谈起物质生活,总说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很多人可能奇怪,填饱肚子是攸关生存的大事,而衣服在炎热的夏季并没那么重要,为什么衣会排在吃之前?那是因为,衣服除了保暖的实用功能,还是地位等级的象征,更是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的投射。

这几年穿汉服成为新风潮,走在路上,总能看见穿着不同制式古装的年轻人,从秦汉的曲裾深衣,到唐朝的襦裙袍衫,再到明朝的马面裙、飞鱼服,这些色彩鲜艳的精致服装构建了一个个雍容典雅的文化意象。小时候我很好奇,电视里的古人都穿着宽袍大袖,那他们如何下地劳作?他们的衣裙都拖在地上,又该几天洗一次?后来才发现,这是对古人的错误想象,古代的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会穿这种衣服。

中国古代的棉字指的是木棉,塞在冬衣和被子里的绵是丝绵,也就是蚕丝。在古代,轻薄柔软又富有光泽的丝绸是富贵人家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在民间是能够充当货币的硬通货。唐玄宗在《令钱货兼用制》中肯定了布匹作为实物货币的合法性,绫罗绢布杂货等,交易皆合通用;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太监买走卖炭翁的木炭,支付的货币是半匹红绡一丈绫。所以,古代的老百姓根本享用不起用丝绵做的衣服和被子。

哪怕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开始种棉花,但布料依然是普通家庭的贵重物资。一直到民国时期,衣服都还是硬通货,不仅高档面料可以典当,穷苦百姓的旧棉袄也能典当。当时有种行业叫作估衣,专门负责二手衣服的评估和交易,在天津有条街就叫估衣街。

那么,古代的穷人穿什么?

《诗经七月》里写道: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人们将麻放在淘米水里浸泡后,剥下麻皮搓揉成麻绳,然后将其手工编织成布片,做成衣物。古代的麻布和今天的麻布片一样,粗糙又透风,吸了汗水会变得沉重,这种用麻布做成的衣服叫作短褐,贴身穿十分扎人,御寒效果也不好。明朝文人杨士奇在《汉江夜泛》中写道:短褐不掩胫,岁暮多苦寒。短褐上衣的长度刚好包裹住臀部,不到膝盖;裤子则是露着脚踝的七分裤;脚上再搭配一双用稻草搓成的草鞋,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标配。

短褐也是不染色的。古代染色技术不发达,染料又昂贵,只有达官显贵才能享用,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短褐的颜色就是灰白色的麻原色,所以古代常用白衣代指平民,读书人考取功名被称为释褐。《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恋情曝光后,崔相国夫人对两人的安排是:则是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

相比麻布,葛布更为清凉透气,所以葛布衣服一般都是在夏天穿。劳动人民穿葛布衣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诗经葛覃》就描写过一位劳动妇女采葛制布的场景: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诗里的绤是粗葛布,絺是细葛布。细葛布中的精品被称为绉,是一种轻薄透气的奢侈品。普通老百姓穿的都是粗葛布,由粗葛布制成的葛衣、葛巾成为老百姓最常见的穿着。《南史陶潜传》里记载了陶渊明用葛巾滤酒的事迹: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热,取头上葛巾滤酒,滤毕还复着之。

在寒冷的冬天,光凭麻布和葛布根本无法抵御寒风,老百姓便把秋衣做成带有内部夹层的夹衣,往里面填充芦花、草絮等植物纤维。《二十四孝》里有个故事叫《芦衣顺母》,讲的是闵损的继母虐待闵损,冬天继母给自己亲生儿子做棉衣,却给闵损穿芦花衣。继母的恶行暴露后,闵损不仅不怨恨继母,反而劝父亲留下了继母。古代的穷人如果连麻絮都买不起了,就只能去河边采些水生植物的絮状种子来御寒。明朝养生大师高濂就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中描写过用香蒲制作被褥的方法:九月采蒲略蒸,不然生虫,晒燥,取花如柳絮者,为卧褥或坐褥。

除了植物纤维,老百姓们还把眼光投向动物的皮毛。李白诗里的千金裘是贵族才能享受的,老百姓连想都不用想;如果家境还算过得去,可能有件祖传的羊皮袄或狗皮褥子,可以供家里的老人在冬天御寒。但是对穷人来说,家里可能根本养不起羊,就只能用一些完全不值钱的鸡毛、鸭毛做冬衣和被子。大家不要把这种冬衣想象成今天的羽绒服,羽毛和羽绒是完全不同的,羽毛又硬又长,穿着扎人,味道很大,也不保暖。清朝时,法国传教士吉伯察在游记《中华帝国纪行》中写道,当时有一种贫民救济机构叫作鸡毛房,在房内铺满鸡毛,乞丐们不分男女,都可以躺在鸡毛堆里过夜,一晚上三个铜钱。有一首竹枝词就是写鸡毛房的:弃儿终日向寒啼,羽翼徒怜养未齐。三个青蚨(铜钱)眠一夜,鸡毛房里似鸡栖。

芦花和香蒲看似绵软,但都是粗纤维,不能形成稳定的蓬松结构,保暖性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于是,人们想出了保暖的新办法穿纸衣。用纸制作衣服的工艺其实在南北朝就有了,但直到唐朝才真正发扬光大。唐朝的纸多为麻纸,麻纸纤维含量高,防蛀耐磨,柔软度适中,经常被拿来当作丝绸衣服的内衬。唐朝造纸业十分发达,纸张不再是达官显贵的消费品,普通人家也能用纸来糊窗户,穷苦的老百姓把那些用过的废纸收集起来,代替丝绵塞进夹衣里御寒,保暖效果很好。相比其他中国本土的植物纤维,麻纸纤维和棉花更相似,虽然看起来薄,但是能够阻止空气对流。把纸一层层塞进麻布里,比芦花、荻花保暖性强很多,又比鸡毛、鸭毛舒适。

唐朝老百姓穿纸衣,是物资匮乏之下的无奈之举。这些纸衣的制作方法十分原始,只是将纸张粘连在一起,裹在身上御寒。《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九》中写到唐人粘接纸衣的方法:古法用楮树汁、飞面、白芨末三物调和如糊,以之粘接纸缝,永不脱解,过如胶漆之坚。在唐朝,纸衣不仅成为穷人在冬天最经济实用的衣服,也成了僧人们御寒的选择。因为缫丝时必须烫死蚕蛹,僧人们认为用丝绵做衣服有伤天和,在轻便保暖的纸衣出现后,便纷纷穿起了纸衣。唐代陆长源《辩疑志》中记载:大历中,有一僧,称为苦行,不衣缯絮布絁之类,常衣纸衣,时人呼为纸衣禅师。

到了宋朝,麻纸渐渐被皮纸取代,这种由楮树皮做成的皮纸非常坚韧,做出的纸衣不仅保暖,还能防水。清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五》里写道:长乐有榖纸,厚着八重为一,可作衣服,浣之至再不坏,甚暖,可辟露水。皮纸做成的纸衣可以染色,可以水洗,不仅可以当常服,甚至可以当作雨衣。因为纸衣在贫苦老百姓间流行,成了清贫生活的象征,而它洁白如雪,暖如丝绵,性价比又高,连不缺钱的士大夫群体也开始跟风穿纸衣,认为这更能体现出文人的高洁风骨。士大夫群体的加入,使得纸衣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提升。《文房四谱纸谱》记录了宋人制作纸衣的方法:亦尝闻造纸衣法,每一百幅用胡桃、乳香各一两煮之。不尔,蒸之亦妙。如蒸之,即恒洒乳香水,令热熟阴乾,用箭干横卷而顺蹙之。然患其补缀繁碎,今黟歙中,有人造纸衣段可如大门阖许。近士大夫远征亦有衣之,盖利其拒风于凝冱之际焉。在宋朝,因为纸衣的需求量太大,制作纸衣也发展成一种专门的行业。

穿纸衣渐渐从无奈之举变成一种文化象征。老百姓不仅穿纸衣,还制作出了纸帽、纸被、纸帐、纸甲等用品。南宋诗人李曾伯专门为纸衣写诗,在《用韵答纸衾简云岩》中夸道:欹枕犹存舒卷声,覆寒时与寝衣更。价廉功倍人人燠,一幅春风造化成。纸衣破了,还有专门的修补妙招,明朝方以智在《物理小识衣服类》里记载:纸被旧,毛起将破,用黄蜀葵梗五七根,槌碎,水浸其涎,而刷之,则如新。嫌纸被作声,则以芝麻箕烟熏之。纸衣和纸成了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伴随他们度过寒冬。一直到明朝时期大面积栽种棉花,有了便宜又吸汗的棉布,纸衣才从历史的舞台上渐渐退出。

我们看历史的时候,眼睛总是被那些精致美丽的艺术品吸引,为帝王将相的传奇故事感动,其实,历史并不仅仅是这一小撮人的历史,真正的历史是普通人的历史。只有了解古代普通人的生活,我们才能了解古代真实的生活。

更新于:20天前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2936.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张大千的长胡子》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留有一口长胡子。一次宴会上,人们纷纷向他讨教蓄须之道。他蓄须是随意而为,无心在人前卖弄,便摆摆手说:在讲胡子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众人一听,连连说好。张大千捋了一把胡子,不紧不..

历史故事 2024-10-11

历史故事《勤奋的雍正,他的生活并不苦》

历史故事《勤奋的雍正,他的生活并不苦》

圆明园里有雍正的诗和远方和儿子干隆喜欢到全国各地游山玩水不同,雍正大多数时间都宅在圆明园。作为圆明园的总设计师,雍正的设计理念就是建造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亭台楼阁、有诗情画意的精神家园。雍正生性低..

历史故事 2024-10-11

历史故事《不用还的债》

历史故事《不用还的债》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之事,可偏偏有两种债不用还:一种是债主心甘情愿不让还的,还有一种却是世世代代也还不起的1、借钱很难民国时,张镇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张德旺,他名下有米铺、绸缎庄,还有一个钱庄。张家钱庄..

历史故事 2024-10-11

历史故事《没有菠萝怎么炫富》

17世纪,如果你在英国街头手拎着一个菠萝逛街,天啊,妥妥的是土豪,路人一定会向你投来羡慕的目光。这可是当时最时髦的炫富手段。西班牙人登上美洲大陆时,发现了菠萝,1493年哥伦布将其带回了欧洲。菠萝这种味道甜..

历史故事 2024-10-11

历史故事《“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真相》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成了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刘备的信誉因此大打折扣。《三国演义》说到三气周瑜,多围绕荆州的借与要展开,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要债的快被逼疯、欠债的一味耍赖,不管做了怎样的艺术处理,对刘备显..

历史故事 2024-10-10

历史故事《魏璎珞为何能在宫中横行》

历史故事《魏璎珞为何能在宫中横行》

延禧攻略虽然很讨人喜欢,剧情讨喜,人物生动不落俗套,过程也没有拖泥带水,而是干脆利落,就像吃薯片一样咔嚓咔嚓的爽快。不过令很多人质疑的,就是怀疑女主角魏璎珞开的主角光环太大了,导致每一次出事的时候,都..

历史故事 2024-10-10

历史故事《麦克阿瑟和彭德怀谁更厉害》

麦克阿瑟,战功彪炳的五星上将,是美国历史上着名军事将领;彭德怀,开国十大元帅位列第二,毛主席称赞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当两人战场相遇,谁更技高一筹?两人交手发生在了朝鲜战场之上,由此展开了一场..

历史故事 2024-10-10

历史故事《外卖、共享车,都是古人玩剩的》

历史故事《外卖、共享车,都是古人玩剩的》

宋朝的外卖连皇帝都爱吃宋朝时期的外卖行业已经非常发达。在《清明上河图》中就能够活捉到一名野生的汴京外卖小哥,端着两个食盒,刚从店家出来,不知往谁家送着外卖。可见外卖在宋朝已经十分常见。常见到什么程度呢..

历史故事 2024-10-1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