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价高赔十》

民国初年,北京南城的牛街清真寺附近,开了一家卖酱牛肉的小店,名叫杨记牛肉铺。店主是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妻。

这杨记牛肉铺一开张,就吸引了众多的买主。各位都知道,这牛街是北京回族聚集的地方,对牛羊肉特别讲究。在这儿做买卖,那真是在鲁班爷前卖大斧,弄不好就得卷铺盖走人。可杨记卖的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特别地烂乎,就是入口即化,又有嚼头。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因为二斤生肉才能做成一斤熟肉,如果要达到烂乎的地步,那就得用二斤半的生肉才行。

这是其一。其二呢?就是杨记卖的酱牛肉,每斤只收三毛钱。没有什么赚头。其他那些没这么好吃又烂乎的牛肉,最少也要四毛钱。您说,他这买卖能不火吗?有人问他图啥,老杨就笑:我们图的是个信誉,广种薄收嘛。这话说的也在理。

杨记的生意火是火,可是他们每天只卖一百斤酱牛肉。多了不做。老杨说:我们精力有限,多了,顾不过来,必然会影响质量。

所以,杨记的肉,每天只能卖半天。

这天上午,老杨夫妇正忙得不可开交,突然有个人横在了老杨面前。老杨抬头一看,是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膘肥体壮,像座黑铁塔。这人明显是插队进来的。他不顾众人的白眼,对老杨说:给我来块尝尝!

老杨摇摇头,说:我这肉只卖不尝。

凭什么?那人边说边抄起了一块牛肉,放在嘴里,然后咂吧咂吧嘴说:不赖!来三斤!

老杨为了赶快将这人打发走,就给他称了三斤。可是这黑铁塔拿了肉就开溜。

哎,你还没给钱呢!

钱?他龇龇牙:我先赊着!说罢,扭头走了。

第二天,第三天,这黑铁塔是天天来,天天要三斤牛肉,天天是不给钱。

老杨不干了,这天,他坚持让这无赖先把欠的钱还上,想再买肉,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肉。

黑铁塔说:爷爷我在这北京四九城,吃饭从来不给钱。现在,看得起你,吃你点破牛肉怎么了?再说了,你这牛肉有什么好?是分量足,还是价钱低?

老杨气得说:我这肉好不好,街坊四邻自有评价,不用你说。再者说,可着北京城,像我这样的牛肉可以说是价钱最低的。

红嘴白牙,真能忽悠!爷爷我吃过这样的牛肉,就是比你这儿的便宜!

老杨一听,坚决不信,脱口就说:有比我这牛肉还便宜的,我卖一赔十!

那黑铁塔乐了,说:当真,你有何凭据?

老杨也是一为了赌气,二为杀杀这无赖的气焰,于是从旁边的一家笔墨店里,请人写了一张告示。上面写道:本店卖的酱牛肉,如果在北京城内有比我这儿便宜的,本店愿意赔偿十倍价钱。口说无凭,立此为据!然后将这告示张贴在店旁的木板上。

黑铁塔看看,笑笑,说:算你狠!爷们儿,咱们走着瞧!

这黑铁塔一走,街坊王大爷就凑到老杨的身边,悄声说:爷们儿,你就要跳进这混蛋给你挖的坑里了!

老杨不明就里,说:我敢说,我卖的这酱牛肉是全北京最便宜的。再便宜,那真是连买生肉的钱都不够了。这个人不是胡说八道吗。

王大爷摇摇头,说:你说得不错。可这只是常理。你知道今天找你叫板的是谁吗?

不认识!

这小子是清廷一个太监的干儿子,原先靠着他干爹的势力,无恶不作。现在,太监没了,他混不下去了,就想方设法地给人设计骗局。刚才他激你,让你自己提出价高赔十,他已经达到一半目的了。这套把戏他早玩过了的,害得好几户人家,家破人亡。我断定,他这几天就会找人设局,到时候呀,你百分百输!

老杨还是不太明白:没有比我更便宜的,他怎么害我?

他呀,会找你们这行里的人,让人家把酱牛肉卖得比你还便宜,至于那亏损的钱,他会给人家。

那他图的什么?

哎哟,你怎么还转不过弯来呀。他只要把你比下去了。反过来 就得要你兑现价高赔十的承诺了。你算算,你一斤卖三毛,每天一百斤,就是三十块。赔十倍是多少,三百块大洋。他要的是你开张这些天总共的十倍的钱,多少?就算你开张五十天,一天三百大洋,你要赔给他一万五千块大洋啊!

老杨一听,冷汗唰地就冒出来了,忙问:那怎么办?

王大爷眼珠转了转,说:咱们呀,也只能将计就计吧。我呢,盯着这王八蛋,看他能到哪儿下蛆去。

老杨连声道谢。王大爷摆摆手,说:街里街坊的,别说这些。

从那以后,连着十几天,那黑铁塔再没露面。就在老杨认为他没法子憋出什么好屁来时,谁知那黑铁塔又来了,手上托着一大块酱牛肉,走到老杨的面前,说:爷们儿,尝尝!

老杨见来者不善,就顺着他,撕下了一小块,尝了尝,然后说:还行吧!

那黑铁塔说:行吧!知道多少钱一斤吗?告诉你两毛!

两毛?扯鬼吧。两毛钱还不够买生肉的钱呢。

那黑铁塔一把薅住老杨的脖领子,说:你前些天可是红嘴白牙,说这四九城内有谁比你卖的便宜,你赔十倍的钱,今儿,怎么算?

老杨笑笑,说:你说便宜就便宜啦?哪家的买卖?我得去亲眼看看!

行啊!黑铁塔一扬手,招呼众人:各位爷,大家伙去见证一下,看看是不是有比他这儿更便宜的酱牛肉。回来找他赔钱啊!

于是,一应众人尾随着黑铁塔及老杨往菜市口以北而去。

这黑铁塔似乎胸有成竹,他直奔校场口胡同。等到了那儿一看,果不其然,胡同里面有一家牛大头牛肉铺,卖的也是酱牛肉,远远地就瞧见铺面的门板上贴着一张告示,走近一看,上写着:三天大降价!二毛!卖肉的是一对老人,看样子是一对夫妻,约有六十开外了。

此时,已经有百十来号人围着牛肉铺,要看热闹。

真有卖二毛的?老杨傻了,回头看看王大爷。王大爷也不说话,只是朝前面努嘴。

老杨战战兢兢地往前上了一步,待仔细一瞅,乐了,转身问黑铁塔:这儿的酱牛肉比我卖的便宜?

当然。二毛一斤!

老杨把那黑铁塔往前一推,说:你给我看清了!

黑铁塔不知怎么了,上前一看,那二毛的下面还有几个小字,写的是半斤。

半斤二毛,一斤就是四毛,比老杨卖的还贵一毛呢。

黑铁塔火了,气呼呼质问牛大头:咱们不是说好的吗,你这三天一斤卖二毛呀。

牛大头翻翻眼皮,说:我按你的要求降价了啊。

黑铁塔骂道我已经垫付给你九十块大洋了呀!

不错。牛大头说:你是给了我九十块大洋,可是我原先是每斤卖五毛的,现在卖四毛。一天卖一百斤吧,三天就亏损三十块大洋,你给我的,只是补我亏损窟窿的钱。我要是卖二毛,我赔本赚吆喝,我们老两口喝西北风去呀?

哎,不对呀。黑铁塔说:我给你的是九十块,你现在卖的是四毛,三天只亏损三十块,那六十块呢?

牛大头说:你糊涂了不是。我刚才说了,我们不能喝西北风,白给你干呀。那六十块,是你付给我们的辛苦费!

一席话,噎得那黑铁塔干瞪眼。

大伙一听,全笑了。纷纷指责黑铁塔。

真他妈的不是玩意儿!专门害人!

疯狗,到处咬人!

再看那黑铁塔,是大张着嘴,说不出话,整个傻了。可他不甘心,问众人:嘿,你们说,这牛大头昨天、今天,他的酱牛肉到底是多少钱一斤卖给你们的?

众人异口同声:二毛半斤!

黑铁塔这下子是真傻了,本想着旧戏重演。美美地坑老杨一把,谁知这回玩砸了,一分没赚到,还倒贴进去九十块大洋。

只有王大爷清楚,这校场口的百姓,为了今天,也是为了教训教训黑铁塔这类人,是专门与牛大头串通好了的。得道多助呀。

从那以后,人们再没看见黑铁塔的踪影。

这年的冬天,特别冷。除夕夜,宣武门外有十几个倒卧,有人认出,其中一个,就是那个黑铁塔。警署的人来了后,找人用破席子一卷,完事儿!

从这以后,全北京卖酱牛肉的店主儿自己统一了价格:每斤三毛五,童叟无欺!

这事,上了当年的《小小日报》。不信,你去档案馆查查去。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89.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金钗计》

民间故事《金钗计》

河边现浮尸清朝干隆某年秋,在古黄县城外睢奎河边的芦苇丛中,两个早起的打鱼人无意中发现一具倒卧在水边的尸首,大惊之下,急忙来到县衙报案。新上任的知县江牧之带着三班衙役很快赶到了现场。只见这浮尸已经腐烂,..

民间故事 2025-02-26

民间故事《赖子讹钱》

关家村里有个后生名叫关玉来,常常借机讹人钱财,乡邻们恨透了他,干脆叫他赖子。这天,赖子正在村里闲逛,忽然听到大槐树下有人吆喝:换盘子换碗,换针头线脑啦原来是小货郎来了。他心头一喜,走到大槐树下,伸长脖..

民间故事 2025-02-26

民间故事《回魂木》

民间故事《回魂木》

1、奇珍现世渭城新来了位张知县,刚上任就烧了两把火。一是把打犯人屁股的板子浸进粪坑,二是在牢狱中养猫,将本就不多的牢饭明抢暗偷带糟蹋,弄得犯人怨声载道,暗骂张知县心肠狠毒。这天,张知县来到县衙庭中一棵..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蚁杀》

三年前,在开封府邀月楼外,麻面孙惹上了董尚董大茶壶,被打得鼻口蹿血,差点儿去了鬼门关。那时,因老家匪患四起,闹得很邪乎,自幼便是孤儿的麻面孙一路流浪到了皇城开封,平素靠给人帮工和乞讨赚一口饭果腹。那日..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金牌刽子手》

上酒!蔡一刀把一锭10两重的银子往桌上重重一磕,高呼要酒。尽管他已喝得面红耳赤,然而只要一想到那个该杀千刀的名字,他眼里的怒火便剧烈地燃烧起来!蔡一刀是濠城最好的屠夫,传说他杀猪宰牛的7法得自于庄子《庖..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化犬之术》

民间故事《化犬之术》

1、乞丐收孤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天津卫。那时正值寒冬腊月,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在大街上走着,他突然听到小巷子里有哭声传来,走近一看,是个约莫三岁大的男娃娃,正哭着要妈妈呢。那娃娃穿得比老乞丐还要破烂,..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鹏城鉴宝记》

这天早晨,鹏城百姓突然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全部增派守卫,行人只准进不准出。不等大伙儿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官府又贴出一份告示,宣称要在县衙外搭台,举办鉴宝活动。鉴宝团成员多由老字号古董行的资..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计斗老鳖一》

这事发生在民国时期,赵家庄有个姓赵的财主,家有良田几百亩,大车一挂,牛羊成群。但是他为人却刻薄狠毒,满肚子的坏水像茅坑里的气泡一样,时不时地咕嘟嘟就冒出几个,人送外号老鳖一。老鳖一家里雇了一个长工,是..

民间故事 2025-02-2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