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脾气越来越随和,灵魂越来越孤独

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人:

他们谦和有礼,让人相处舒服,但又喜欢远离人群,习惯独处。

这种人叫“友善的孤独者”。

脾气随和是修养,灵魂孤独是性格。

兼而有之,便是一个人渐趋成熟的标志。

01

脾气越来越随和

《论语》中有言:礼之用,和为贵。

人的修养越高,遇事越懂得以和为贵,妥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2010年,《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一书出版时,遇到了件麻烦事。

一位名叫李蓬勃的青年教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易中天书中所发现的十个问题作了针对性批评。

专业能力遭到如此质疑,换作一般人,大概会忍不住予以反驳回击。

但易中天不仅不介意,反而很认可李蓬勃的才华。

他先是向李蓬勃真诚道谢,后来又时常主动和对方联系,就学术方面的问题作交流探讨。

一年后,《易中天文集》在北京首发,易中天盛情邀请李蓬勃一同参加。

发布会那天,李蓬勃以朋友的身份坐在亲友团席上,并让自己的女儿上台给易中天献了花。

其实早在大学任教期间,易中天就有过多次遭受学生质疑或是被学生随意打断讲课的经历。

但他从不以师长的威严自居,每次都会选择与学生平等交流,耐心解释。

也正是因为这种随和豁达的处世方式,才让易中天越来越受学生欢迎。

康德说过:“我尊重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芸芸众生,参差各异。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轻易去评判别人,而是懂得调整自己。

《三国志》中有一个故事

蒋琬任丞相主持蜀国朝政时,遇到一位名叫杨戏的下属,性格孤僻,讷于言语。

很多次,蒋琬与他说话,杨戏都是只应不答。

时间久了,有人看不惯,提醒蒋琬要惩罚一下杨戏的傲慢无礼。

蒋琬只是微微一笑,回道:
“人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说奉承我的话,那不合他的本性,让他当面说我的不是,他也会担心让我下不来台。

 
所以,他选择默不作声,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啊。”
与人相处,多一分理解宽容,便少一分纠结烦恼。

《省心录》中有言:“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一个人修为不足,才会处处遇到不合心意的人与事。

学会尊重差异,放下成见,自会看谁都顺眼,待谁都友善。

02

灵魂越来越孤独

《平凡的世界》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

然而,这样一本激励了无数读者的不朽经典,却诞生于一个僻静无人的矿区。

1985年的秋天,为了能够安心写作,路遥住进了陈家山煤矿医院。

医院为他准备了一间由小会议室改成的写作间,条件简陋到只装得下一张桌子、一张床。

不仅如此,那里还与世隔绝,陪伴他的只有老鼠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火车鸣笛声。

环境虽差,胜在够清静,不需要处理繁杂的琐事,也不需要应对复杂的人际。

腾出来的时间精力,他可以用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在经过在无数个日夜的伏案笔耕之后,路遥如期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共计27万字的创作。

一部凝结着他心血的巅峰之作,就此面世。

他在书中写道:

人处在这种默默奋斗的状态,精神就会从琐碎生活中得到升华。

没有形单影只的自怜,只有的独来独往的自得,这就是成熟后的孤独。

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姆博尔斯卡,同样是个善于独处的人。

希姆博尔斯卡不爱参加任何性质的文学聚会,大部分时候,她都尽量回避一些正式场合。

在她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只接受过一两次采访。

就连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也只是举行了一个极为简短的记者见面会,就又销声匿迹了。

对她而言,独处所带来的平静感,不仅是她诗歌创作的源泉,也是她体验生活乐趣的秘诀。

当一个人拥有了丰盈自足的内心世界,爱上孤独便是迟早的事。

古语有云:独处亦有清欢事,未必人生尽相知。

年轻时,我们大多爱向往繁华,走向成熟之后,才明白热闹之外才是生活。

有些事,不必分享,因为没人懂得;有些话,无须诉说,因为没人理解。

不如给灵魂以自由,让自己在静默安宁的时光里,一点一点蜕变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03

随和是修养,孤独是性格

看过一句话:穿行于世,每个人都渐渐生了出两副面孔,一副留给人群,一副留给自己。

成年人,都善于扮演“两面派”。

而最好的状态,莫过于,与人相处时随和,与己独处时随心。

在很多人眼中,陈道明就是儒雅绅士的代名词。

他待人接物不摆架子,脸上总是呈现着诚恳的笑意,交谈起来语调平和舒缓,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然而除了工作,生活中的陈道明与整个文艺界又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他不爱接受采访,也很少出席社交应酬。

最享受的事,是待在家里,跟妻子同坐窗下,妻子绣花,他给妻子裁皮包、给女儿做衣服。

周国平曾说:“独处,最能检查一个人灵魂的深度。”

人在真正变得成熟以后,会越来越热衷于享受忙里得闲时的那份心灵自由。

同样的,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作为底气,在与人交往时,人也会变得越来越谦和友善。

随和是一种处世的能力,孤独是一份悦己的智慧。

主持人汪涵被喻为综艺界的“老大哥”,以高情商和高亲和力,赢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可别看他在舞台上能说会道,私下里的日子过得十分安静。

在一次节目中,汪涵曾提及,自己已经20多年没参加过饭局,没进过练歌房了。

空闲时间,他喜欢看书、写字、做手工,还练出了一手剪窗花的好手艺。

这些沉静的时光,不断丰富了汪涵的学识,使他拥有了与日俱增的儒雅与从容。

为此,林青霞就夸赞过汪涵:“每次听你说话,都像听了一篇优秀的散文。”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成熟的人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事洞穿初心不泯,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与生活达成和解。

很认可一句话:能融入一群人的欢乐,也能享受一个人的孤独,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待人友善和独来独往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兼收并蓄。

见过世面风浪,因而脾气越来越随和;品过浮世清欢,所以灵魂越来越孤独。

作者:洞见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649.html

相关推荐

情到深处人孤独

情到深处人孤独

情不知何起,故一往而深曾经以为,我会在最美的季节和你相遇在最美的雨街,到后来却发现,所谓的一见钟情,到最后却变成了一厢情愿曾经以为,外表坚强乐观的我,可以直面一切的寒风冷雨,然而,是谁在昨夜的西风里,..

爱情文章 2025-03-21

孤独,一盏心灯

孤独,一盏心灯

孤独,一盏心灯前段时间读了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他诠释的人生孤独,让人说不出一点瑕疵来,只剩下满满的认同和感动。从青春的迷茫到事业有成,中间经历过探索,经历过磨难与挫折,却在一个不经意间抓住..

情感美文 2025-02-24

待你看透风景,便就学会了享受孤独

待你看透风景,便就学会了享受孤独

喜欢独处时的欢喜,也喜欢夜阑人静时耳机里的歌声。月色孤清,终究冰凉,深埋昨日蒹葭,拾起一页信笺,写下内心独喃。时间从来不会厚此薄彼,一些人,一些事,在时间的纬度下总是发生着冥冥之中的改变,待芳菲落尽,..

情感文章 2025-02-04

艰难与不易的人生路——一个不屈的灵魂

艰难与不易的人生路——一个不屈的灵魂

艰难与不易的人生路——一个不屈的灵魂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艰难险阻,但是,这些困难也正是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坚定的机会。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充满艰辛与不容易的故事,这个故事将会带..

好文精选 2025-01-30

孤独的巅峰

孤独的巅峰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孤独在我们的世界上,有很多人渴望成为金字塔的顶端。他们眼中的成功就是掌握着更多的权力和财富。然而,一旦到达金字塔的巅峰,他们却发现自己的位置是如此孤独和荒凉。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今..

好文精选 2025-01-24

文摘精选《孤独也是陪伴》

自从社交网络兴起,智能手机普及后,我们留给自己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手机一刷,便是整个世界的信息爆炸在眼前,按一次转发,我们就成了这世界信息的一处驿站。千里之隔的亲朋,有网络就能聊天视频,独居一隅也不再..

文摘精选 2025-01-22

灵魂的照耀:一本书带来的心灵启示

灵魂的照耀:一本书带来的心灵启示

灵魂的照耀:一本书带来的心灵启示人类智慧与知识的源泉来自于书籍,一本书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其心灵的方向,引领他走向不同的道路。而我也是受到一本书的启发,重新定义了我内心的世界。那本书名叫《自卑与..

好文精选 2025-01-22

灵魂素描

灵魂素描

【一】篱笆里面是一个世界;外面是一个世界;里面是一个小世界;外面是一个大世界。里面的世界走不出;外面的世界进不来。眼睛走出了,感觉进来了;感觉走出了,眼睛进来了。时间走出了,时间也进来了。太阳斜一斜身..

经典文章 2025-01-11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