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厨子救名伶》

道光年间的一天晚上,北京某剧院上演程长庚看家好戏《文昭关》,几百人的大剧院座无虚席。戏迷们都想一睹名伶风采,美美地过一把戏瘾。

梨园界的程长庚,是公认的中国京剧鼻祖,他在中国传统戏曲的基础上,推动了徽腔向京剧的嬗变,是京剧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程长庚当上了三庆班老板之后,就像一只傲立鸡群的仙鹤,立刻就在京城梨园界掀起了一场强劲的皮黄旋风,人们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完全被这位艺术大师深厚的艺术功力征服了!

程长庚是科班出身,从小就跟随名师学艺,无论是唱功、念白、身段几乎样样都达到了当年梨园界的顶峰。精中选精,程长庚最受观众欢迎的,是一出以唱功着称的《文昭关》,特别是剧中伍子胥那段脍炙人口唱段中的最后一句父母的冤仇化灰烟,我对天发下宏誓愿,我不杀平王我的心怎甘!每次唱完之后,都会响起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程长庚的演唱深深打动了观众,他们眼含热泪,叫好声经久不息。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经典让程长庚名震京城的同时,也差一点因此丢了性命!

一代名伶因何遭祸遇罪?这还得从程长庚与众不同的性格说起。那年月京城看戏的观众,大多都有叫好的习惯,台上的角儿无论是唱、念、做、打哪方面出彩了,观众都要高声叫好,这是对演员的一种鼓励,很多演员也得意这一口,当作是观众对自己表演的一种肯定。

程长庚却与众不同,他就不喜欢这种叫好,他觉得这种声音影响后面的表演。每逢演出过程中,遇到观众的叫好声,程长庚就停止表演。每每这时,剧院老板便匆忙走上舞台,对着观众说:诸位叫好的先生,您大概是第一次听程老板的戏吧?不知道程老板的规矩,这不怪您下次不要这样了,谢谢您了!

渐渐的,那些喜欢叫好的观众,也就接受了程长庚的这个看似不通情理的规矩,无论演出多精彩,都不会叫好打断表演,而是在整个演出结束后,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示对他高超演技的肯定。

就在这天晚上,程长庚闯下了塌天大祸!程长庚唱完那段父母的冤仇化灰烟,我对天发下宏誓愿,我不杀平王我的心怎甘!突然,有一位观众出人意料地高声叫好了!

程长庚照例毫不客气地停止了表演。剧院老板照例走上舞台,还没开口,顿时就吓得面无人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着头高声说:草民该死!草民罪该万死!请万岁爷开恩,万岁爷开恩呐!

台下那位叫好的,竟然是当朝天子,大清国的道光皇帝,剧院老板在一次进宫唱堂会时见过他!原来道光皇帝也是程长庚的戏迷,他微服私访看戏来了。剧院老板数不清自己磕了多少个响头,也不知道那个皇帝老儿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当他被人抬到后台的时候,吓得裤子都尿湿了

得罪了当朝天子,那还了得,闹不好就得掉脑袋啊!

果然,几天之后,宫里的一个太监就传过话来,下个月皇上的一位宠妃过生辰,点着名要程长庚带领三庆班进宫演《文昭关》!

程长庚心里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道光皇帝给妃子做寿是假,其真实目的是要借机找碴儿收拾他,搞不好就要掉脑袋了!

更要命的是,程长庚一股急火,嗓子也一天不如一天,如果进宫之后唱不好,那可太丢人了,这可是程大老板看家的本事啊!

就这种状态,在皇妃寿宴堂会上若是唱砸了,道光皇帝来个新账旧账一起算,问他一个欺君之罪,程长庚的脑袋可就真的保不住了!

程长庚四处求医问药,药丸、药汤没少吃,嗓子却一天不如一天。尽管身体状况不好,演出是不能停的,三庆班老老少少几十口子都要吃饭啊!

这天上场前,在后台程长庚和往常一样,让琴师给自己吊吊嗓子,仍然不见好转。一代名伶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这是为什么?难道苍天真的要我程长庚的这条性命吗?

几个唱段下来,程长庚的嗓子丝毫没有好转。晚上就要演出了,这样的嗓子肯定要砸锅啊!

就在程长庚急得团团转时,剧院老板递上一把紫砂壶,安慰道:程老板,您别着急,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吧。

一口茶水下肚,程长庚顿时觉得神清气爽,仿佛一股清凉的甘泉涌进五脏六腑,精神头儿一下子就上来了。他不禁脱口而出:家乡黄山的黑茶!你是从哪儿弄来的?

剧院老板指着旁边一位花白胡须的老人说:这壶茶水是何掌柜专门给程老板沏的。

接下来,剧院老板介绍说,这个姓何的是京城一家徽菜馆的掌柜,也是程长庚的戏迷,今天是专程来给一代名伶送黄山黑茶的。

这天晚上,演出开场前,按照何掌柜的吩咐,程长庚一直饮用他专门炮制的黄山黑茶。出人意料的是,整整一场戏,程长庚无论是唱腔还是道白,虽然还没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是明显好转了不少!全场演出结束后,程长庚来不及卸妆,就跑到观众席,紧紧握住何掌柜的双手,眼含热泪万分激动地说: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程长庚在徽州的时候,平日里吃的主食是黄山脚下黟县的黑米,炒菜用的是黟县黑猪肉,隔三岔五炖一只黟县黑鸡,平日里喝的都是黟县黑茶一代名伶出神入化的艺术造诣,就是长年累月喝着这些名扬四海的黟县黑宝养育而成的,这些看似上不了大台面的家乡特产功不可没。

虽然程长庚刚进京的时候,不大习惯京城的白米饭、烤鸭、卤煮火烧、炒肝儿、茉莉花茶什么的,但是,考虑到要在京城长期住下去,他也慢慢地认可了这些京城人的饮食习惯,入乡随俗嘛!

何掌柜一壶黟县黑茶,霎时间解开了一代名伶心中的疑惑:原来是我程长庚进京之后,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就已经埋下了祸根,这一次无意中惹恼了皇上担惊受怕,两股火加在一起,艺术功力便大大打了折扣!

何掌柜祖上几代都是经营徽菜馆的,对黄山脚下出产的黑茶、黑鸡、黑米、黑猪、黑果,这一系列被世人统称为黟县黑宝的特色食材更是情有独钟。何掌柜捋着花白胡须说:程大老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您在艺术上的成就,当然离不开您自身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努力以及名师教诲,可您从小到大吃的喝的那些家乡的黑宝,也是功不可没啊!

程长庚在何掌柜的精心调养下,完全恢复了在家乡徽州时的饮食习惯,黑米、黑鸡、黑猪、黑茶、黑果再次回到了他的餐桌上,程长庚的艺术功力也神奇般地恢复了。

道光皇帝妃子生日的那次堂会上,程长庚的高超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皇帝老儿最最欣赏的《文昭关》,唱、念、做、打样样精湛,无懈可击!原本想借机惩罚一下程长庚的道光皇帝,也被这高超的艺术感染了,据说光是赏银就给了整整五千两!若干年后,程长庚每当说起这件事,都会无限感慨地说:我程长庚今生今世也忘不了,徽菜厨师何掌柜的救命之恩啊!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62.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金钗计》

民间故事《金钗计》

河边现浮尸清朝干隆某年秋,在古黄县城外睢奎河边的芦苇丛中,两个早起的打鱼人无意中发现一具倒卧在水边的尸首,大惊之下,急忙来到县衙报案。新上任的知县江牧之带着三班衙役很快赶到了现场。只见这浮尸已经腐烂,..

民间故事 2025-02-26

民间故事《赖子讹钱》

关家村里有个后生名叫关玉来,常常借机讹人钱财,乡邻们恨透了他,干脆叫他赖子。这天,赖子正在村里闲逛,忽然听到大槐树下有人吆喝:换盘子换碗,换针头线脑啦原来是小货郎来了。他心头一喜,走到大槐树下,伸长脖..

民间故事 2025-02-26

民间故事《回魂木》

民间故事《回魂木》

1、奇珍现世渭城新来了位张知县,刚上任就烧了两把火。一是把打犯人屁股的板子浸进粪坑,二是在牢狱中养猫,将本就不多的牢饭明抢暗偷带糟蹋,弄得犯人怨声载道,暗骂张知县心肠狠毒。这天,张知县来到县衙庭中一棵..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蚁杀》

三年前,在开封府邀月楼外,麻面孙惹上了董尚董大茶壶,被打得鼻口蹿血,差点儿去了鬼门关。那时,因老家匪患四起,闹得很邪乎,自幼便是孤儿的麻面孙一路流浪到了皇城开封,平素靠给人帮工和乞讨赚一口饭果腹。那日..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金牌刽子手》

上酒!蔡一刀把一锭10两重的银子往桌上重重一磕,高呼要酒。尽管他已喝得面红耳赤,然而只要一想到那个该杀千刀的名字,他眼里的怒火便剧烈地燃烧起来!蔡一刀是濠城最好的屠夫,传说他杀猪宰牛的7法得自于庄子《庖..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化犬之术》

民间故事《化犬之术》

1、乞丐收孤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天津卫。那时正值寒冬腊月,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在大街上走着,他突然听到小巷子里有哭声传来,走近一看,是个约莫三岁大的男娃娃,正哭着要妈妈呢。那娃娃穿得比老乞丐还要破烂,..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鹏城鉴宝记》

这天早晨,鹏城百姓突然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全部增派守卫,行人只准进不准出。不等大伙儿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官府又贴出一份告示,宣称要在县衙外搭台,举办鉴宝活动。鉴宝团成员多由老字号古董行的资..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计斗老鳖一》

这事发生在民国时期,赵家庄有个姓赵的财主,家有良田几百亩,大车一挂,牛羊成群。但是他为人却刻薄狠毒,满肚子的坏水像茅坑里的气泡一样,时不时地咕嘟嘟就冒出几个,人送外号老鳖一。老鳖一家里雇了一个长工,是..

民间故事 2025-02-2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