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巧破调包案》

唐代陕西凤翔府有个府尹叫李公,他为官清廉,上上下下口碑都不错。

这天,扶风县的农户贾仁在自家地里耕作时,意外挖出一个密封的瓮,打开一看,里面是满满一瓮马蹄金。

村民将挖出金锭的消息报到县衙。县令姓徐,他当即命令衙役前往鉴审,到地方一看果然是价值不菲的马蹄金。徐县令命令将马蹄金送到县衙,并当场奖励贾仁。村民将马蹄金抬到县衙时天色已晚,徐县令担心公家的仓库管理不严,发生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常有公物失窃的情况,为此就让衙役把马蹄金的大瓮贴上封条,寄放在自己家中。第二天一早,徐县令派衙役将大瓮押送到府里。到了府上,待官吏将大瓮的封条撕开,打开瓮盖一看,在场的人顿时大惊失色,满满一瓮的马蹄金隔了一夜竟然变成了土块儿。知府李公大怒道:定是奸徒贪财,将金子调包了!他当即下令彻查此事,派自己的心腹官吏袁力前往扶风查案。

袁力到了扶风县,先去挖出大瓮的村庄访查,结果村民众口一词都证实亲眼看到瓮里装满了马蹄金。随后他又传讯当事的衙役,他们也说在现场的确看到的是马蹄金。所有的疑点一下都指向将大瓮放在自己家里的徐县令了。徐县令被解职审查。他万般悔恨自己没有在大瓮抬到自己家里时再核验一遍,可是现在晚了,他百口难辩。袁力审讯也有招,拿他的家属说话,如果不承认,一家人都定窝藏罪。徐县令被逼无奈,只好招认调换马蹄金的罪名,并签字画押。可是问他赃物藏在什么地方,他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衙役去取赃总是白跑一趟。袁力命令将县衙有关人员,包括仆役、衙役尽数拘捕,用刑拷问,结果有的喊冤叫屈,有的说藏在城外一处庙里,有的说藏在乡下的池塘里,还有的说被强盗劫掠走了。袁力审了半天也没审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将这些供词写成结案文本上报。李公看了结案报告气不打一处来,县令贪腐该严惩,可是又没有赃物为证,不好定罪,只好先把案子押下来。

过了几天,府里举行酒宴,款待各方来客。李知府趁着酒兴谈起这个案件。在场的宾客都十分惊讶。当时府里有个判官叫袁滋,也在酒宴上,听了李知府的话半天不语,低头好像在思考什么。李知府问他:袁判官因何沉思,莫非那个徐县令与你是亲家关系?袁滋赶紧分辩说:在下与他没有任何关联。李知府又说:既然没有关联,为何一听到徐县令犯罪之事,就如此不开心?袁滋回答道:我也看过那份报上的卷宗,在下怀疑其中有冤屈之情。此事应该慎重处理,待调查清楚再定罪不迟。李知府当即表态说:我也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金子被调包是事实,可是是否真的是徐县令所为,证据不足,证人的供词也不能说明问题。弄清楚此事真相,还非你莫属了。袁滋表态说:承蒙知府大人信任,我一定办好此事。

袁滋接案后,思索了整整一天,觉得还是得从排除徐县令的嫌疑入手,于是派人把案犯、证人和实物都移交到府衙来。他亲自打开大瓮仔细清点瓮里的土块儿,共计有二百五十余块。接着传唤挖出大瓮的村民贾仁,他禀报说,当时挖出来就是这个数。袁滋命令属下向店铺里借来一些黄金,熔铸成跟这些土块大小相当的金锭,铸成后刚刚称了一半,就有三百斤重了。随即袁滋传唤了最初抬金子的两个村民,他们都说是用一根不太粗的竹竿抬去县衙的。袁滋至此心里有数了,按金锭的重量,即使只抬一半,也不是两个人用一根竹竿就能抬动的,这说明瓮里的金锭在上路之前就已经被调包了。

众人一听豁然开朗,不得不佩服袁判官的推论。之后,袁滋派人在村里明察暗访,很快就将调包的两名嫌疑人抓捕归案。原来那天查看完挖出金子的现场,徐县令先行回衙了,留下两个心腹衙役监督押送。中午吃饭的时候,外村两个来看热闹的无赖,刚好认识贾仁,假借为他庆贺,备下酒肉邀请衙役一起吃饭,将衙役灌醉,乘机调包换上土块儿将马蹄金窃走。

徐县令被***昭雪,官复原职,李公对袁滋更加佩服器重。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463.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金钗计》

民间故事《金钗计》

河边现浮尸清朝干隆某年秋,在古黄县城外睢奎河边的芦苇丛中,两个早起的打鱼人无意中发现一具倒卧在水边的尸首,大惊之下,急忙来到县衙报案。新上任的知县江牧之带着三班衙役很快赶到了现场。只见这浮尸已经腐烂,..

民间故事 2025-02-26

民间故事《赖子讹钱》

关家村里有个后生名叫关玉来,常常借机讹人钱财,乡邻们恨透了他,干脆叫他赖子。这天,赖子正在村里闲逛,忽然听到大槐树下有人吆喝:换盘子换碗,换针头线脑啦原来是小货郎来了。他心头一喜,走到大槐树下,伸长脖..

民间故事 2025-02-26

民间故事《回魂木》

民间故事《回魂木》

1、奇珍现世渭城新来了位张知县,刚上任就烧了两把火。一是把打犯人屁股的板子浸进粪坑,二是在牢狱中养猫,将本就不多的牢饭明抢暗偷带糟蹋,弄得犯人怨声载道,暗骂张知县心肠狠毒。这天,张知县来到县衙庭中一棵..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蚁杀》

三年前,在开封府邀月楼外,麻面孙惹上了董尚董大茶壶,被打得鼻口蹿血,差点儿去了鬼门关。那时,因老家匪患四起,闹得很邪乎,自幼便是孤儿的麻面孙一路流浪到了皇城开封,平素靠给人帮工和乞讨赚一口饭果腹。那日..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金牌刽子手》

上酒!蔡一刀把一锭10两重的银子往桌上重重一磕,高呼要酒。尽管他已喝得面红耳赤,然而只要一想到那个该杀千刀的名字,他眼里的怒火便剧烈地燃烧起来!蔡一刀是濠城最好的屠夫,传说他杀猪宰牛的7法得自于庄子《庖..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化犬之术》

民间故事《化犬之术》

1、乞丐收孤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天津卫。那时正值寒冬腊月,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在大街上走着,他突然听到小巷子里有哭声传来,走近一看,是个约莫三岁大的男娃娃,正哭着要妈妈呢。那娃娃穿得比老乞丐还要破烂,..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鹏城鉴宝记》

这天早晨,鹏城百姓突然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全部增派守卫,行人只准进不准出。不等大伙儿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官府又贴出一份告示,宣称要在县衙外搭台,举办鉴宝活动。鉴宝团成员多由老字号古董行的资..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计斗老鳖一》

这事发生在民国时期,赵家庄有个姓赵的财主,家有良田几百亩,大车一挂,牛羊成群。但是他为人却刻薄狠毒,满肚子的坏水像茅坑里的气泡一样,时不时地咕嘟嘟就冒出几个,人送外号老鳖一。老鳖一家里雇了一个长工,是..

民间故事 2025-02-2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