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精选《读书的秘诀》

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毫无价值,目的只是骗人。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一见有这些秘诀,满心欢喜,结果就不免上当。现在这类秘诀大概已经无人问津了吧!然而,我觉得还有人仍然抱着找秘诀的心情,而不肯立志用功。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曝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着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的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古代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据《庄子》《天道篇》记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接着,轮扁还介绍了他自己进行生产劳动的经验。他的话虽然不免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不该把一切所谓圣人之言全部否定了;但是,他反对读古人的糟粕,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

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末,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811.html

相关推荐

文摘精选《我不会告诉你:我很努力》

每个夜晚,从躺在床上到真正沉入睡眠之间,有一段极放松悠闲的时光。这一日之余,可读书看报,可三省吾身,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翻看手机。这一看,好梦就被搅扰了。微信公众号零点准时推送文章,新闻头条不停滚动更新..

文摘精选 2025-02-02

文摘精选《谁没跟父亲战斗过呢》

1、《摔跤吧!爸爸》,柯国凡看了两遍,这个故事和他们家如此相似,父亲未完成的理想,逼迫着儿子去完成。柯国凡很喜欢《摔跤吧,爸爸》里面一首歌,老爸,你这么严格,我们真的很受伤我俩的童年十分折腾,天真乐园..

文摘精选 2025-02-02

文摘精选《就怕熟人太好》

热情是个货真价实的褒义词,你不能说出它半点不好,但它真的会灼伤人。一次去神农架,网订的家庭宾馆经营者是一对老夫妻。旅游淡季,房客不多,老两口把所有的热情全放在我们身上。刚去时,老两口请我们坐在客厅的沙..

文摘精选 2025-02-02

文摘精选《大公司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实习生》

每一年来湖南广电的实习生都仿佛过江之鲫,每一个实习生无不想通过漫长的实习期,得到屈指可数的几个留下来的名额。在下笔之前我停滞了很久,我原本计划着告诉那些实习生,如何通过层层竞争脱颖而出,最终得到你深切..

文摘精选 2025-02-01

文摘精选《别给鱼,请给钓竿》

记得某年的员工旅游,我们去了柬埔寨,那是一个充满宗教色彩的艺术国家。在出发前,我曾上网做功课,查了当地的人文风情,赫然发现当地贫富差距极大,网络上也有许多文章写着带糖果分给当地孩童的经验。于是我也准备..

文摘精选 2025-02-01

文摘精选《每一个来自父母的包裹都是催泪弹》

拆包裹的时候,她眼前就浮现出父母打包的情形,而来自父母的包裹里,满满的装的都是他们儿女的童年。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感慨颇深。西安的周妈妈带了100个自己蒸的包子去上海看望她的孩子。因为包子超重了,所以她花..

文摘精选 2025-02-01

文摘精选《穷追不舍的爱情一定是悲剧》

当电视剧《101次求婚》在日本热播的时候,我真心喜欢上了一位比我小4岁、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女孩子。因此,我也像电视剧中的星野达郎一样,对这个女孩展开了疯狂的追求。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她好像并不讨厌我的所作所..

文摘精选 2025-02-01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