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故事《以心换心》

去年夏天,上陂村被上级定为移风易俗试点村。即将迎来升学宴的高峰期,村委会决定以此为契机,出台村规民约,做到小事不办、大事简办,引导村民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村委会进行了调查,今年村里考上大学的有十几个学生。村主任杨清林感慨地说:这些酒席办下来,群众的负担可不轻啊,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

一个村干部提醒道:这次张细娣的孙女考得最好,能上重点大学,她家的工作怎么做呀?

杨清林心里咯噔一下。

张细娣家是村里重点帮扶对象,她老伴走了多年,儿子脑袋有问题,儿媳改嫁,这次孙女争气,这么大的好事还能不风风光光地操办?说实话,杨清林倒是希望张家隆重地办一次。这么多年来张家只有出钱的份,份子钱不知随了多少。张细娣很要强,顾面子,怕人家看不起,手头紧时借钱也要吃席。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喜事,于情于理都应该好好庆祝,何况孙女读大学需要很多钱。可是如果她家超标办酒,其他人就会效仿,怎么办?

这天,杨清林来到村小组长张家树家,宣传政策,让他表个态。张家树抽了口闷烟,说:杨主任,道理我懂,可是光我一家支持有用吗?我把话放在这里,如果其他人能够遵守规定,我肯定也能。言下之意杨清林当然知道。他又走了几家,基本上都是这个意思。

杨清林最后来到张细娣家,先是恭喜一番,又拐弯抹角说起办酒的事。张细娣高兴地说:这么多年来受村里照顾和乡亲们帮助,现在肯定要感谢大家。

杨清林试探着说:那就按村里的要求,小范围办上几桌,请些亲戚过来就行。

张细娣摇摇头:那怎么行?请了张三不请李四,会得罪人,这次全村人都要请。

杨清林无奈,只好说:婶子,我都不好张嘴了。现在上面有政策,移风易俗,人人有责,您得支持村委会的工作。

张细娣的脸马上黑了下来:这么多年了你们都不管这事,现在轮到我家了,你就来阻止,你是欺负我家吗?

杨清林见话不投机,只好赶紧走人。

这段时间村干部登门做工作,反馈的结果都差不多,村民都在看着张家呢。

张家不解决,工作不好做。杨清林反复权衡,提出一个新想法:区别对待,张细娣家做酒席不受限制。

村干部议论纷纷:这个我们没意见,问题是没做到一视同仁,不是增加了工作难度吗?杨清林说:这次要办酒席的,有党员、小组长,还有村干部的亲属,他们的工作我们先做好。剩下的集中攻坚,宁愿得罪人,也要啃下这些硬骨头。

接着,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会。杨清林开门见山地说:这些年大家吃席吃得太多了,婚丧嫁娶,升学乔迁,甚至连垒个猪圈都要办。宴席已经变味了,为什么?因为大家随了很多钱,只能变着法子把钱收回来,所以这个陋习必须得改。但是,大家都知道张细娣家情况特殊,所以村委会决定特事特办,同意她家大办一次。现在征求大家意见,并投票表决。投票结果是人心所向,高票通过了这个建议,公示在村委会门口。

谁知,公示第二天就被人撕了,贴上了另外一张纸,上面歪歪斜斜写着几个大字:我家做酒席,不要你们管。

村干部们非常生气,说要查清楚是谁干的。杨清林摇了摇头:乡亲们有怨气,发泄一下可以理解。我们再搞一个倡议,继续发动群众。

很快,村委会在围墙醒目位置处设计了移风易俗承诺栏。村干部带头签名,接着动员党员、村小组长参与。可村民大多等待观望,签字的寥寥无几。

过了不久,张家最先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杨清林第一时间上门道喜,并对张细娣说:村委会支持你,你就好好准备吧!张细娣似乎并不领情:不犯规矩?你家办酒席,全村都高兴,我就是犯错误也要让你家办好!

这还像句人话,谢谢啦!张细娣这才满心欢喜。她以最快速度定好了日子,通知到村里的每家每户。

日子越来越近。按说,这事得提前张罗,请好大厨,安排帮手,采购烟酒肉菜,落实桌椅碗筷。可奇怪的是,张家竟然没一点动静。杨清林不知道张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次上门问要不要帮忙,张细娣却卖起了关子:这个不劳你费心,既然请了客,还怕没你吃的?

到了吃席那天,一辆货车早早停在张家门口,车上下来几个人,在院子里摆好桌凳碗筷,搬下厨具食材。杨清林看见车上的招牌顿时恍然大悟,张细娣这是从城里请人来做流动酒席。

见杨清林来了,张细娣拿出一张红纸,让他帮忙贴到门口。杨清林一看,上面写着:今天请客不收礼,破除陋习树新风!杨清林奇怪了,问这是啥意思。张细娣瞟了他一眼说:这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不收礼!

不收?这怎么行!我们出发点是不要铺张浪费,没有不让收钱,你这样得垫多少钱呀!杨清林没想到张细娣会来这一招,惊讶不已。

张细娣笑着说:这些年村里一直照顾我家,这次又专门为我开绿灯,我心里很感激,不能拖你们的后腿。我知道现在很多地方都不再收份子钱了,就干脆一步到位。

看来张细娣是认真的,杨清林感动极了,真要能做到吃席不收钱,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他惊喜地问道:你为什么不早说?张细娣实话实说:说早了,我怕大家不好意思过来。再说,会有很多人劝我,七嘴八舌的,我怕改变主意。

到了中午,乡亲们陆陆续续来了,听说不收红包都感到不习惯:这怎么行?哪有不收礼的,一定要收下!一个个把红包往张细娣手里塞。

张细娣边往外推边开玩笑说:真的不能收,再说没有账台登记,我就是收下红包,也分不清是谁送的,到时一笔糊涂账,你们不是白送啦?大家一听也是,只好把红包收回。

一阵鞭炮响过后,张细娣说话了:各位乡亲,今天不好意思,说是请大家吃酒,却没有按以前的标准吃大餐。我请大家吃的是经济实惠的自助餐,也有几十个菜,荤素搭配,健康美味。

紧接着,张细娣又说:我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这些年辛辛苦苦挣的钱,大半都随份子了。有人会说我傻,这么多年都没办过酒席,不趁这个机会收回一些太亏啦!其实只要孩子们有出息,我不在乎这些。就我家这条件,能成为全村第一个不收份子钱的人,我骄傲!再说,也没什么亏不亏的,以后你们谁家做酒,请我肯定去,不过我有言在先,到时我空着手去,不随礼啦!人群哄笑起来。

这时,张家树也上前说道:乡亲们,我儿子今年也考上了大学,我们全家商量好了,支持新事新办,今天我买了一些糖果,算我请客啦!我也声明一下,以后谁请我,我也吃白食啦!

杨清林惊喜交加,激动地带头鼓掌。很快,掌声热烈地响起来,比刚才鞭炮声还持久

第二天,杨清林去村委会,看见承诺栏密密麻麻的,全村人都签了名。

更新于:16天前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6037.html

相关推荐

现代故事《选茶》

高岭乡盛产高岭云雾茶,为了打响品牌,增加茶农收入,乡党委决定举办一次大型茶宴活动,邀请国内茶叶界的知名专家前来品茶。这茶宴活动的筹备重任,经乡党委梁书记的指定,落在了宣传委员唐杰身上。那天,唐杰正在茶..

现代故事 2025-02-14

现代故事《奇人老郜》

我居住的院子里有个邻居叫老郜,今年70岁了。老郜患了老年痴呆症,他什么都不记得了,谁也不认识了,包括自己的亲人,挺可怜的一个人。年轻时,老郜有个绰号叫神人,因为他有一手绝活,会用符咒治病,也就是传说中的..

现代故事 2025-02-14

现代故事《岳父的苦心》

与品品结婚之前,我俩是一对小蜜蜂,恨不得将满心的甜蜜,都捧给对方。结婚后,两只小蜜蜂,就只剩下刺了。稍不留神,就蜇对方一小下,痛痒难当。品品又生气回娘家了,我也想回娘家。可一个大男人,拎一包洗漱用具,..

现代故事 2025-02-13

现代故事《惊心动魄的送礼》

赵发财是烟酒店老板,兼做礼品回收生意。这天晚上,店里来了一个老顾客:镇政府的陈继文。赵发财热情地招呼过后,问这一次要给什么人送礼。陈继文叹了口气,娓娓道来。原来,陈继文的爱人是邻县的,结婚后一直在原户..

现代故事 2025-02-13

现代故事《患病的婚姻》

现代故事《患病的婚姻》

1、患病马海和陈晓丽结婚几年了,还有了个可爱的女儿,他是个销售中间商,经过几年的奋斗,也已经有车有房了。马海在朋友的婚宴上认识了宫玲,在经过几次接触之后,两个人正式确定了情人关系。不久,宫玲便怀孕了,..

现代故事 2025-02-13

现代故事《枯井里的“宝贝”》

在小岭村的村边有一口枯井,没有人知道这口枯井已存在多长时间了。村里人害怕贪玩的孩子掉进去,就在井口上盖了一块厚重的木板。近来,关于这口枯井的话题多了起来,最先是村里的老光棍白老二,说他有一晚起来去方便..

现代故事 2025-02-13

现代故事《心上的针》

桂嫂姓于,名叫月桂。丈夫死于车祸,留下一双儿女。在上世纪90年代轰轰烈烈的下岗大潮中,36岁的桂嫂为了养家糊口,供养正读小学的一双儿女,便开始了慢慢寻找工作的长征之路,经常在就业和失业的高兴与悲伤中辗转沉..

现代故事 2025-02-13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