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母亲节
2024-10-27 09:00 亲情文章
文 / 潘姝苗
5月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很多子女会在这一天为母亲送上鲜花和祝福,感恩母亲。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诗经》便诞生了歌颂母亲的句子:“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中“鞠”“蓄”“育”“腹”等动词,生动表达出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恩情。
母亲赐予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用日渐弯曲的脊背换我们身心健壮,教会我们热爱尘世,挺拔做人。巴尔扎克说,“母爱是女人心中最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有仇恨的地方,她带来爱;有错误的地方,她带来饶恕;有不相容之处,她带来谐和;有谬误的地方,她带来真理;有疑惑之处,她带来信念;母爱犹如天使的化身,具有永生的力量。她赐阴暗以阳光,赋悲伤以欢乐,给绝望以希望,将濒死以重生。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往今来,有多少动人的故事都由母亲打造,孟母三迁,知书达理;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母爱之美好温润人心,感天动地。唐代诗人李白《豫章行》:“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蒋士铨《岁暮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这些瑰丽的诗篇和佳作讴歌母爱,字句里闪烁着感恩惜福的情意,显露出古老而诗意的图画,无一不在人们心头洒下母爱的光芒。
在江苏淮阴,因韩信和漂母之间“一饭千金”的故事流传至今,号称“千年古县”、“母爱之都”。漂母在淮河边上以漂洗丝絮为业,在韩信少年困苦时慷慨分食与他,并激励韩信奋发图强,体现出大义、大仁、大德之爱;漂母与孟母、岳母并称古代三大贤母,象征东方母爱善良仁慈、无私奉献的美德。
特蕾莎修女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被誉为“贫民圣人”。她从12岁到87岁去世,终身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曾说,“这世界有的只是对爱的热切渴盼。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我们都体会过痛苦与孤独,需要爱的人有可能就在你自己的家中,找到他们,并把爱献给他们吧。”她没有结过婚,没有生养过儿女,但谁又能说,她不是一位普度众生,解除苦难的母亲?
1934年5月,美国首发纪念“母亲节”邮票。图案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交放在膝,默默凝望面前的一束石竹花。石竹花是母亲节的象征,又叫香石竹,其花语是:母亲的爱,纯洁的爱。母亲节,我们会情不自禁送给母亲一捧康乃馨。其实,一年365天,天天都是母亲节。在一餐一饭一滴水里,在一针一线一抚摸里,在朝夕相处的每一天里,母亲就是家中的佛,抚养我们成长,护佑我们实现人生价值。
更新于:25天前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