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故乡

李文旺

他,和方志敏同一个家乡。

他,当年跟随方志敏在闽浙赣根据地浴血奋战。

他,和红十军一道从横峰葛源开赴中央根据地赣南瑞金。

他,率领中央警卫团长期守卫在***的身边,誓死保卫***。

他,协助党中央力挽狂澜,英明地粉碎了***。

他就是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

1991年11月6日中午,汪东兴回到了他长期战斗过的地方江西横峰。汪东兴对于横峰的感情和对于他家乡弋阳的感情几乎难分伯仲,一是因为横峰和弋阳山水相依,近在咫尺,二来,因为在横峰葛源的长期战斗,横峰的山山水水都深深地刻在汪老的脑海里。

汪东兴同志来到分别六十年的横峰,一是来看望日思夜想的乡亲们,二是出席中共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成立六十周年庆典大会。

上饶地委考虑到上饶的吃住条件好些,一再请汪东兴同志住到上饶去,第二天一早再赶到横峰参加庆典大会,可是,汪东兴同志说:我这次来主要是看望乡亲们的,我要是住在上饶,还怎么看望乡亲们啊?!地委领导被他真挚的话语所感动,也只好尊重汪东兴同志的意

见。

人民***爱人民,人民***人民爱。

此时此刻,汪东兴思绪万千:《木兰辞》里说,将军百战死,将士十年归。何况是六十年啊!在汪东兴同志六十年的***岁月中,有多少战友或者早就牺牲了,或者功成身退了,能够在六十年之后回到长期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应该是十分难得的,该有多少感慨啊!

此时此刻,横峰人民在想:汪东兴同志功劳很大,为***、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卓著,还如此眷恋着他们,这样的时机也十分稀少。大家都十分感动,当天晚上,前往横峰宾馆看望他的人很多。

第二天,1991年11月7日,一大早,人们守候在横峰宾馆旁边,都想看看这位***老前辈,无奈宾馆里守卫得很紧,不能如愿。临近七点,汪东兴同志在县委***张又发和警卫员的陪同下,从县委大院门口徒步走出,沿着大街散步。很多干部和群众看见了早就想看一眼的汪东兴同志,都喜出望外,他们有的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奔走相告。他们多么想过去和汪东兴同学说说话,表达表达自己的问候,哪怕就是握握手,寒暄寒暄也好啊,哪怕是靠近些,再靠近些也好啊。可是,人们又怕打扰汪东兴同志,担心给他的警卫们增加麻烦,所以,只好远远地投去敬佩而关注的目光。

不久后,有人报告说开饭的时候到了,汪东兴同志回到住处用早餐。等着看他的老百姓又围在县委大院的门外默默地守着。

11月7日上午八点,纪念大会在横峰县大会场召开,从县委门口到横峰县大会场的大街两边,经过组织的中小学生队伍手持鲜花、红旗和飘带,在列队欢迎敬爱的汪老,同一时间,许多慕名而来的群众自发地站立大街两边恭候着,盼望着。他们有的来自县城,有的来自当年的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横峰葛源镇,有的来自附近的县市。一时间,腰鼓敲起来了,彩旗飘起来了,号乐队齐奏起来了,欢迎的人们将他们诚挚的热情尽情地释放,尽情地演绎。欢呼声、鼓乐声响彻横峰县城的上空。

中共江西省委副***朱治宏讲话以后,汪东兴同志讲话。汪东兴同志健步走到主席台前,对着台下深情的群众,他故意用正宗的方言说了一句:同志们,乡亲们,你们好啊!有道是:家乡话语亲无比,不抛眼泪也无理。一句乡亲们好,把老前辈和故乡人民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是啊,最甜的是家乡水,最亲的还是家乡人啊,汪东兴同志离开横峰整整六十年,一刻也没有忘记横峰,也没有忘记横峰人民啊。

11月7日下午,江西上饶行署和江西省横峰县人民政府分别向老同志们汇报了横峰的变化,然后请老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汪东兴不愧为长期在***身边工作过的老***,他的语言里分明透露着***式的自信,他说:在改革开放和向外国人学习时,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要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方志敏写的《可爱的中国》,我劝同志们读一读,写得多好啊!我们的同志不要认为外国都比中国好,在外国人眼里,我们中国也是他们的外国,中国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外国人学习和模仿。接着,他一边说一边伸出一只大拇指,在俄罗斯边界,俄罗斯人说中国是这个。五十年代中国人称苏联人为老大哥,现在他们称中国为老大哥了,这不是足以说明中国和中国人民都很了不起吗?汪老的话发人深思,感人至深,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时过二十多年,他的这些话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和新时代更加完美地合拍了,因为******说过:我们不能以改革开放以前的形势来否定改革开放以后的形势,也不应该用改革开放以后的形势来否定改革开放以前的形势。

11月7日晚上,汪东兴同志和其他许多老同志一起观看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歌舞《送郎当红军》、《十送红军》、《映山红》、《小小竹排江中游》,小品《战斗之后》、相声《参军》等等精彩的文艺节目把汪东兴等老同志带回了战火纷飞的三十年代,带回了横峰葛源。

11月8日上午,参加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创建六十周年的老同志们参观了闽浙赣***旧址。上午8时,二十五辆小车向闽浙赣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横峰葛源开去。葛源人民以极大的热忱欢迎汪东兴同志,欢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老同志们。洋鼓队、腰鼓队、秧歌队翩翩起舞,鼓乐齐鸣,到处是红旗,到处是鲜花,到处是欢声笑语。当年留守在葛源、一直到现在还在葛源的老红军们同汪东兴等老同志热烈握手,殷勤拥抱。

当汪东兴同志的小车来到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驻地枫树坞村的时候,欢迎的队伍井然有序地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圈。汪东兴同志走下车,绕圆圈一周,频频向欢迎的群众挥手致意。这时候,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同志走向前去,毕竟时间太久,汪东兴同志已经记不起他来了,但是,汪东兴同志还是十分欣慰地朝他微笑着,并和他亲切握手。这老人自我介绍说:我是老红军汪发林。经过他的几句介绍,汪东兴同志还真的想起了这位老红军。很快地,像汪发林这样作着自我介绍的老同志不下五个人。加上来自上饶县、弋阳县等地的老红军,十几个头发斑白的老红军互致问候,不断地亲密交谈。

11月8日下午,汪东兴同志离开横峰,回到北京,但是,他的心还总在牵挂着横峰人民。

汪东兴同志这一次回到横峰,后人曾经写过一首《卜算子》来加以记述:

卜算子

一别六十载,往事绕脑海,战火纷飞为中国,忠心永不改。

旧地再次来,新貌一一在,换得人民得解放,激动又感慨。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2782.html

相关推荐

初见故乡

初见故乡

我的家乡,依山傍水,四季如春。这个小镇位于江南水乡,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今天,我将带你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初见故乡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随着父母从大城市来到这个小镇。当我踏进这片土地时,我..

经典文章 2025-04-02

回归故乡

回归故乡

回归的满足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感到疲惫和迷失。他们为了生存而忙碌,为了成功而奋斗,但却忘记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当然,这些需求并不一定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人们渴望回到心灵的故乡,追寻内心..

好文精选 2025-03-16

故乡的秋天

今年十月,我回到了故乡下柴市。那天下午,我独自走出家门。天空湛蓝湛蓝,原野坦荡,稻浪翻滚,朝天椒像红地毯一样铺设在菜园,苎麻地已经空旷了起来,红薯开始从地里被刨出来。丰收的果实,正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农家..

写景散文 2025-02-19

春节怀乡记:春节里的故乡情怀

春节怀乡记:春节里的故乡情怀

春节怀乡记:春节里的故乡情怀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时刻。然而,对于离家漂泊在外的人们来说,春节却意味着别离和孤独。他们或在繁华都市奔波,在异乡过年;或在异国他乡,与家人..

美文欣赏 2025-02-16

大海呼唤着我的故乡

大海呼唤着我的故乡

故乡就像一片美丽的画布,上面布满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片覆盖着我的故乡的大海。我,一个在海岸线上度过整个童年的男孩,对大海有着独特的感情和记忆。一:每当黄昏来临,我总会背上一个小包,踏..

美文欣赏 2025-02-11

故乡不是家

故乡不是家

故乡不是家。家,是一盏温暖的灯,在你漂泊、流落的时候。而故乡,则是一个姓氏的根源。一直以来很喜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的三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

经典文章 2025-01-24

越来越小的故乡

又一个清明时节,又一次走在回乡的路上。这条路,家的门,走了四十年,即便是闭着眼睛,也能找得到。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如今我每每走在这样熟悉的路上,站在如此熟悉的门口,却越来越感到陌生,仿佛一个外乡客。大门..

伤感散文 2025-01-21

滴滴答答的故乡雨

滴滴答答的故乡雨

故乡的雨是一种特别的记忆,它让我想起那些潮湿、温暖和亲切的时刻。我常常想起小时候,听着雨声入睡,感觉整个世界都被淹没在雨水里。雨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一种有生命的存在,它有时让人觉得渺小,有时又..

好文精选 2025-01-1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