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细节决定成败》

东汉人陈蕃为我们所熟知,因他的一句名言。范晔的《后汉书》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对此都有记载,大意说,陈蕃15岁时,曾在家里独处一室读书。有一天,他父亲的好朋友、同郡人薛勤来串门,顺便看一下陈蕃读书的情况,结果一走进他居住的庭院,发现杂草遍地,荒芜不堪,书房内也是尘土满屋,凌乱不堪,便忍不住批评他说:有客人来,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来迎接呢?陈蕃毫不羞愧,说出了一句名垂千古的话: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觉得这个孩子志向高远,因而甚奇之。

后世对于陈蕃的这句话颇多质疑,于是有人加以演绎说,薛勤反问陈蕃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似乎更合乎人们的逻辑,一个人连身边的小事都做不好,怎么可能做得好扫除天下的大事呢?

事实上,后边这句话出自清代文学家刘蓉的故事。刘蓉少年时在家中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每当遇到疑难问题需要思考时,他便在屋中踱来踱去。屋里地面上有一个坑,刘蓉每次经过时都会被绊一下,但他也没想着将其垫平。一天,刘蓉的父亲发现了这个问题,笑着对他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吗?这句话后来便演变成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不过,历史的发展证明,后世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

《世说新语》记载:陈仲举(陈蕃,字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意思是说陈蕃后来当了官,一直以澄清天下为理想。不得不说,陈蕃从小树立扫除天下之志,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东汉末期,外戚、宦官把持朝政,官场昏暗不堪,民不聊生,心忧天下的士人阶层为之痛心不已。而陈蕃后来当了大官,掌握了重权,本可以实现铲除宦官势力、清明朝政的理想,可最终却因为不善于把握细节而功败垂成,令人十分惋惜。

东汉永康元年(公元167年),汉桓帝去世,窦太后执掌朝政。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任命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相当于执掌宰相的大权。当初,桓帝想立宠爱的田贵人为皇后,遭到了陈蕃的坚决反对,他认为窦氏更能担负起母仪天下的责任。桓帝迫于压力,只得立窦氏为皇后,所以窦太后执掌朝政后,心怀感恩之心,立即重用陈蕃。

陈蕃手执重权,铲除为害朝政的宦官集团有了重要保证。更为有利的条件是,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同怀此心,陈蕃与窦武二人一拍即合,共同谋划起来。

这本是一件十分机密的事,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陈蕃却突然公开上疏窦太后,指名道姓地痛陈宦官侯览、曹节等人与赵夫人等宫中女官一起扰乱天下,认为如果现在不马上处决他们,一定会发生变乱,危害国家。他甚至要求窦太后把臣的奏章给您左右的人看,并让天下那些坏家伙知道我痛恨他们。

原本是一件秘密的事情,现在变成了公开宣战,朝中大臣无不感到震惊,而那些盘根错节、权势熏天的宦官更是起了戒备之心。更为不巧的是,大将军窦武将一份消灭宦官势力的计划书遗忘在了他的办公场所,宦官们在侦知此事后连夜串通消息开会商讨,最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先劫持了年仅14岁的汉灵帝,抢夺印、玺、符、节,宦官王甫召集虎贲、羽林、剑卓戈士等千余人,假传窦太后的诏令说窦武谋反,须逮捕相关大臣。消息传来,已经七十多岁的陈蕃愤而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振臂高喊:大将军忠诚卫国,宦官造反叛乱!最终力竭被害。

作家蔡东藩回顾这段历史时痛心疾首,他说,陈蕃执掌朝政,窦武手握兵权,两个人协谋诛奸,本来易如反掌,前提是必不动声色,密为掩捕,使妇寺无从预备,一举尽收,然后奏白太后,声罪加诛,吾料太后亦不能不从。可笑的是,陈蕃行事不谨,在明知窦太后对这些人非常信任的情况下,还向太后絮聒,催促她除掉奸人,使得群凶侧目,祸不旋踵,本应该诛恶之宜速,处事之宜慎,居然还请太后将他的话宣示左右!事发之后,徒率官属诸生,持刃入承明门,岂寥寥八十余人,遂足诛锄阉党乎?诛阉不足,送死有余,何其愚也!

在蔡东藩看来,本来诛杀太监这类的细活儿,但付一狱吏足矣,但是夙怀大志的陈蕃却昏招迭出,手握一把王炸好牌,最终却打得稀烂。可见,一个人空有扫除天下的志向,却未能培养从一屋扫起的习惯,虑事不细,行事不周,便会终致一败。

老子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陈蕃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啊。

更新于:5个月前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2460.html

相关推荐

现代故事《选茶》

高岭乡盛产高岭云雾茶,为了打响品牌,增加茶农收入,乡党委决定举办一次大型茶宴活动,邀请国内茶叶界的知名专家前来品茶。这茶宴活动的筹备重任,经乡党委梁书记的指定,落在了宣传委员唐杰身上。那天,唐杰正在茶..

现代故事 2025-02-14

现代故事《奇人老郜》

我居住的院子里有个邻居叫老郜,今年70岁了。老郜患了老年痴呆症,他什么都不记得了,谁也不认识了,包括自己的亲人,挺可怜的一个人。年轻时,老郜有个绰号叫神人,因为他有一手绝活,会用符咒治病,也就是传说中的..

现代故事 2025-02-14

现代故事《岳父的苦心》

与品品结婚之前,我俩是一对小蜜蜂,恨不得将满心的甜蜜,都捧给对方。结婚后,两只小蜜蜂,就只剩下刺了。稍不留神,就蜇对方一小下,痛痒难当。品品又生气回娘家了,我也想回娘家。可一个大男人,拎一包洗漱用具,..

现代故事 2025-02-13

现代故事《惊心动魄的送礼》

赵发财是烟酒店老板,兼做礼品回收生意。这天晚上,店里来了一个老顾客:镇政府的陈继文。赵发财热情地招呼过后,问这一次要给什么人送礼。陈继文叹了口气,娓娓道来。原来,陈继文的爱人是邻县的,结婚后一直在原户..

现代故事 2025-02-13

现代故事《患病的婚姻》

现代故事《患病的婚姻》

1、患病马海和陈晓丽结婚几年了,还有了个可爱的女儿,他是个销售中间商,经过几年的奋斗,也已经有车有房了。马海在朋友的婚宴上认识了宫玲,在经过几次接触之后,两个人正式确定了情人关系。不久,宫玲便怀孕了,..

现代故事 2025-02-13

现代故事《枯井里的“宝贝”》

在小岭村的村边有一口枯井,没有人知道这口枯井已存在多长时间了。村里人害怕贪玩的孩子掉进去,就在井口上盖了一块厚重的木板。近来,关于这口枯井的话题多了起来,最先是村里的老光棍白老二,说他有一晚起来去方便..

现代故事 2025-02-13

现代故事《心上的针》

桂嫂姓于,名叫月桂。丈夫死于车祸,留下一双儿女。在上世纪90年代轰轰烈烈的下岗大潮中,36岁的桂嫂为了养家糊口,供养正读小学的一双儿女,便开始了慢慢寻找工作的长征之路,经常在就业和失业的高兴与悲伤中辗转沉..

现代故事 2025-02-13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