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良知》

一梦惊醒,皓月半窗。

那个丑男笑吟吟地夸赞,仁兄,今日你为小善,可以积福矣。

寄托着诸多美好期盼,父亲为他取名万通。可处世后,他偏偏事事不通,苦读十数年屡试不第,害得他今年盼明年,越盼日子越窘迫。他平时极少出门,本来就吃不饱,行动更是消化食。偏偏今天头痛读不下书,决意出去走走,就碰上了这昏倒在路侧的老乞。

万通把老乞背回家,引得许多邻人指指点点。自己还不知道去哪儿乞食,还有心思顾别人?万通置若罔闻,他一碗粥分了多半喂给老乞,只盼他明日有些气力离开

从枯草地铺上坐起,万通品咂着梦中丑男说的话,再望一眼破床上酣睡的老乞,莫说自家破烂,在老人家眼中或许是豪宅呢。

果然老乞睁开眼就告辞了,谢字也不曾听到半个。万通自嘲,自家这副模样,有人肯屈就一夜就是他的荣耀了,还奢望什么谢?

谁知道老乞傍晚又回来了。老乞说,我知道相公清贫,中午无饭,所以才趁黄昏过来。

万通暗暗叫苦,果真乐不思蜀,难舍得离开这豪宅了?我一天只吃一餐,你至晚上方过来,我却拿什么给你吃?话未出口,老乞从怀里掏出一方油腻腻的手帕,里面包着一块粗面饼。

讨得的残羹剩饭我已吃饱,这块饼不是剩的,相公将就吧。

万通好不惭愧,自己曾经如何看人哪。

那老乞天天傍晚回来睡觉,变着样子给万通捎回吃的。万通有些受不住。老丈,我不过背你一程,不过分你半碗残粥,你如此回报,万某于心有愧。

老乞变了脸。不教相公背那一程,还有我这命吗?相公是嫌我脏?我见天去池塘洗,如能找得出一只虱子来,我生吃了它。

老乞说,相公饱学,应知道滴水涌泉的道理,救一命却不让报答,是陷我于不义呢。

万通只好由他。

乞讨是不能起早贪黑的,扰民呢。老乞早晚得闲,把万通的屋边院角种上蔬菜,从此,两人有了菜吃。万通不再为吃饭发愁,书读得专心,当年考中秀才。有了功名,巴结接济者渐多,他日子滋润了许多。

老乞告辞。

万通说,老丈这却是陷我于不义。你我患难之交,刚吃饱肚子就送客,我这书读来何用?

小茅屋还是一对陌生人居住。老乞拾得破旧木料,再搭了一张床,万通便不必再睡稻草地铺了。

万通要去省城乡试。行李准备妥当,老乞突然病重不起。老乞说,良机千载难逢,相公只管前往应试,不要顾我。

万通冷笑,我扔下你径自求功名?这功名也就一文不值了。

直伺候到老乞咽气,万通把他埋在自家祖坟里。万通说,这是我师傅,他老人家教我如何做人呢。

这夜,那丑男又来梦里夸他,你又行一善事,大福不远了。

万通说,我埋葬老乞是偿还欠他的情呢,何善之有?

丑男拍掌大笑,道,为常人难为之事,小善;悟常人难悟之理,中善也。你确实是大福到了。

果然,万通好友日多。乡亲们说,秀才能如此厚待陌路乞丐,其仁心可见,与此人交,如饮仙泉,如食甘饴,何乐不为?

万通善声远播,感动了朝廷,皇上亲题御匾,并破格委任他到一个偏远小县主政。

到任后的知县万通痛惜黎民疾苦,深入乡间体察慰问,访察期间,他摸准了贫苦的脉,带领百姓披荆斩棘,焚芦掘笋,垦数十万亩荒坡沼泽为良田。百姓耕得其田,衣食丰足,离乡逃难的回返,邻近灾区的难民纷纷投奔,小县扩展成大县。皇上大喜,万通被提拔到故乡的省城做了主官。

丑男又入万通梦中,贺曰,尔今虽贵,然牢记深悟善,善,不可稍忘。

官做大了,万通频繁回乡祭祖。眼见家乡依然贫穷,心里就过不去。在驿馆夜间失眠便想,一室不扫,安能扫天下?连自己家乡都顾不好,我有何脸面治理全省?

陪同的府、县官见上司不悦,连称卑职有过。知府立拨黄金百两,知县立拨白银千两,小村所有泥茅草屋换作砖瓦房,人人穿上新衣乡亲们的欢声如潮水,直冲得万大人官轿飘荡欲飞。

感觉去了一块最大的心病,为故乡做了大事,他没有枉活一回,看一些昔日拿白眼瞟他的乡邻那副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的样子,男子汉理应如此!当夜,万大人酣然入睡。

丑男又入梦了。丑男目光冷冷,看得万大人好不自在,预料中的赞赏一个字没有。丑男说,秀才,你这格局终究只是个秀才。敢为如此大恶,身后当遗臭万年。

仁兄何出此言?下官作什么大恶了?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尔却私肥一隅,把本来可周济数十万贫民的金银偏袒了百户小村,刮一省黎民之膏,去家乡沽得虚名,岂非大恶而何?

万大人委屈,道,此非下官之责,均乃当地父母官所为。

如尔非其上司,会有这种慷慨?此谓以权谋私者,大恶。

万通周身是汗。仁兄一席点拨,令下官如醍醐灌顶。此后当兢兢业业,心系众生以赎前愆。先生,该如何称呼您?

你可叫我良知。什么先生,你我同日同时生,我本是另一个你。偶尔让你见到我,为的是让你清楚,自己也有丑的一面。孺子可教也,尔无凶险矣。从此别过,珍重。

一梦惊醒,又是皓月半窗。

更新于:7个月前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284.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九雷补天墨》

民间故事《九雷补天墨》

一个死秘明朝时候,一道圣旨传到了墨阳县。李家墨坊的坊主李淳风跪地接旨,他听罢太监宣读完圣旨的内容,真好像一个焦雷劈在了头上,当时就愣住了。当今天子突发奇想,竟要叫李淳风在一个月内,赶制出十方九雷补天墨..

民间故事 2025-02-22

民间故事《应得之罪》

民间故事《应得之罪》

1、得好工作张峰大专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在大城市里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容易,他找了好几份工作,都没干长,不是嫌累就是怕苦,虽然学过计算机,技术却不够好,这种情况下哪有好工作给他呢?但凡事无绝对,张峰..

民间故事 2025-02-22

民间故事《寻找盗墓贼》

民间故事《寻找盗墓贼》

找上门来的生意这天中午,林建成在天外酒楼二楼喝酒,正喝得高兴,忽听背后有人悄声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地鼠公林建成林壮士吧?林建成一回头,见身后一位陌生的白须老者正在自己身后躬身施礼。林建成当即推诿道:老..

民间故事 2025-02-22

民间故事《侠婆》

公元1688年,陕甘发生大规模武装起义,清政府急调闽浙总督左宗棠改任陕甘总督,督率其麾下10万湘湖子弟兵前往陕甘镇压平乱。各地州府、县衙把一门心思全用在配合、支持清兵戡乱上,地方事务疏于管理,土匪蟊贼便趁火..

民间故事 2025-02-22

民间故事《金蟾金舌》

在人才辈出的京城,有一个让所有茶庄酒楼都惧怕的人物,名叫金蟾。他能在京城最好的仙琼酒楼吃最贵的饭却没人敢吆喝,能在江南最奢华的玉壶茶庄品茶却没人敢打扰。但他一不是官宦望族,二不是豪门地主,他能这么想,..

民间故事 2025-02-22

民间故事《秃笔田》

河北满城凤凰山下有个田家庄,庄上有个孩子名叫田满,他天生聪明,读书识字一点就通,且过目不忘,人称神童。他娘也盼着他能有点儿出息,家里再穷,也坚持让他读书。田满16岁这年,教书的陆先生让他到县里去参加小试..

民间故事 2025-02-21

民间故事《天下第二书》

民间故事《天下第二书》

1、筑城天启七年五月的一天上午,宁远城的守将袁督军着一身戎装,领着三位老先生来到了城头。带领工匠们修筑城墙的副将廖剑平一见督军前来,急忙过来见礼。袁督军一把拉住他,呵呵笑道:廖将军辛苦了,我给你介绍三..

民间故事 2025-02-21

民间故事《送你一封信》

民间故事《送你一封信》

1、将军府南宋初年,襄阳城,元军围城已3个月有余。守城将领钟山恒日夜难寐。元军围城将领裕勒子精通兵法,且骁勇善战,武艺超群,让钟山恒很是头疼。裕勒子重兵围城,且在城里通向城外的护城河水道设置了密密麻麻的..

民间故事 2025-02-21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